缩略图

企业党建工作中网络宣传运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张若松

陕西红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719300

前言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 10‰ ,互联网普及率达 78% ,网络成为信息传播与思想交流的核心载体。在此背景下,企业党建网络宣传既是顺应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凝聚党员思想、强化政治引领的关键手段。然而,部分企业在实践中仍存在内容同质化、技术应用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制约了党建宣传效能。本文立足实际,系统梳理网络宣传的优势与瓶颈,探索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期为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1、企业党建工作中网络宣传形式的优势

1.1 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宣传凭借其即时性与全域性特点,成为企业党建突破传统模式的关键路径。相较于线下宣讲、纸质材料等传统方式,网络平台可依托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载体,实现党建信息的“秒级”传播与跨地域覆盖[1]。同时,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内容的可及性,党员可通过碎片化时间学习,显著扩大教育覆盖面。

1.2 互动性强,沟通效果好

网络宣传的交互性特征为企业党建注入了“双向赋能”的新活力。通过评论区互动、线上问卷、实时弹幕等功能,党组织可即时获取党员反馈,形成“上传下达、下情上达”的闭环沟通机制。此类模式不仅增强了党员的参与感与归属感,还能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党员关注焦点,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在新时代企业扁平化管理趋势下,网络互动既强化了党内民主建设,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凝聚思想共识,成为提升党建凝聚力的核心抓手。

1.3 成本低,投入产出比高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与企业降本增效需求,网络宣传的低成本优势凸显其战略价值。传统党建宣传需承担印刷、场地租赁等刚性支出,而数字化内容可通过自有平台或第三方渠道免费发布,大幅降低边际成本。此外,网络宣传支持精准投放与效果追踪,企业可根据点击率、完播率等数据动态优化策略,避免资源浪费。

2、企业党建工作中网络宣传运用存在的问题

2.1 党建网络宣传内容吸引力不足

当前企业党建网络宣传内容普遍存在同质化、形式化问题,严重削弱了传播效能。部分企业机械转载政策文件,缺乏案例解读与本土化创新,导致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2]。同时,内容缺乏分层设计,未能针对青年党员偏好短视频、老党员习惯图文阅读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推送,造成受众流失。此类问题不仅降低了党员参与度,更使党建宣传沦为“走过场”,难以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直接影响企业凝聚力和政治教育实效。

2.2 新媒体平台的构建和应用能力不强

多数企业虽已搭建新媒体平台,但运营能力薄弱导致资源浪费。平台间缺乏协同联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账号更新频次低,内容与主站重复率高,未能形成传播矩阵效应。此外,技术应用滞后问题突出,部分企业仍局限于图文推送,未引入直播、虚拟现实等新兴形式,导致宣传形式单一。这种“重平台建设、轻内容运营”的现象,不仅造成用户黏性下降,更使党建宣传在新媒体生态中丧失话语权,削弱了企业在数字时代的意识形态影响力。

2.3 党建网络宣传队伍综合水平不高

宣传队伍专业化不足已成为制约内容质量的核心瓶颈。部分企业依赖兼职人员开展网络宣传,人员流动性大且技能结构失衡。此外,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显著,年轻技术骨干参与度低,对“网言网语”、传播算法等新媒体规律掌握不足,推送内容风格刻板,难以引发党员情感共鸣。人才短板直接导致宣传内容创新乏力,企业党建品牌难以在信息洪流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4 党建网络宣传基础设施不先进

硬件设备与技术支撑的滞后严重制约宣传效能。部分企业仍使用老旧服务器承载党建平台,导致视频加载卡顿、系统崩溃频发。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薄弱问题同样突出,曾发生党建学习数据泄露事件,损害企业公信力。此外,设备维护机制缺失,VR党建体验馆等先进设施因缺乏技术维护长期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基础设施的落后不仅降低用户体验,更使企业在网络安全风险面前处于被动,直接影响党建宣传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3、企业党建工作中网络宣传运用的对策探究

3.1 创新网络宣传内容,增强党建工作吸引力

提升党建内容吸引力需构建“理论+实践+情感”三位一体的内容生产模式。首先,针对政策理论,采用案例解读与场景化叙事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将“碳达峰”政策转化为一线员工节能减排的实践故事,通过动画短片或图文长图呈现,降低理解门槛[3]。其次,建立“分层定制”机制,针对青年党员开发“闯关答题”H5,利用积分奖励激发参与热情;针对老党员推出语音党课专栏,适配其阅读习惯。同时,挖掘企业内部先进典型,定期推出“党员先锋”系列微纪录片,以真实事迹引发情感共鸣。

3.2 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拓宽党建宣传新渠道

企业需构建“核心平台+垂直渠道”的立体化传播矩阵。以党建APP为核心枢纽,整合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平台资源,实现内容“一次创作、多端适配、精准投放”。同时,引入技术赋能,开发虚拟现实党史馆,党员可通过VR设备沉浸式参观革命圣地,增强学习体验感。平台运营需建立数据监测机制,定期分析各渠道点击率、完播率等指标,动态调整内容形式与投放策略,确保资源高效利用。

3.3 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党建团队

队伍建设需实施“引才+育才+留才”的全链条机制。一方面,设立专职党建宣传岗位,优先招募兼具政治素养与新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并吸纳青年党员加入创作团队。另一方面,建立“理论+技术”双轨培训体系,每月邀请党校专家讲授政策解读,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视频剪辑、舆情分析等实操培训,并通过“师徒结对”加速经验传承。此外,将宣传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对优质内容创作者给予奖金、晋升优先等激励,形成“能者上、优者奖”的良性竞争氛围。

3.4 更新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党建宣传效果

基础设施升级需遵循“技术超前 + 安全可控”原则。首先,将党建宣传纳入企业数字化战略,优先部署5G网络、云计算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其次,引入智能工具辅助内容生产,如AI自动生成图文海报、语音转文字系统,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建立“运维双保障”机制,内部组建技术运维团队,外包网络安全服务,定期开展渗透测试与漏洞修复。

4、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宣传凭借其传播效率、互动优势与成本特性,已成为新时代党建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然而,内容同质化、平台低效化、人才短缺化与设施滞后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效能释放。首先,内容创新需以“分众化设计+故事化表达”为核心;其次,平台建设应构建“技术驱动+矩阵协同”的立体化传播生态;然后,队伍建设须建立“专业化培养+长效化激励”机制;最后,基础设施升级需遵循“适度超前+安全可控”原则。上述对策的实施,将推动企业党建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引领”,使网络宣传真正成为凝聚思想共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实践范本。

参考文献

[1]徐振宇.运用网络党建创新企业宣传工作模式[J].办公室业务,2024,(18):16.

[2]李丽娟.论企业党建工作中网络宣传的运用[J].山西青年,2023,(11):170.

[3]李精华,孙新新.浅析当前企业网络党建的难点与突破路径[J].湘潮(下半月),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