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烟叶烘烤设备自动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作者

孙庶闻 高海洋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 266101

引言

烟叶烘烤影响成品烟草的色泽、香味和物理指标,当前“双碳”背景下,如何提升烘烤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成为行业亟需突破的技术瓶颈,传统烘烤方式普遍存在控制依赖人工经验、能量损耗大、热效率低等问题,不仅加重了运营成本,也制约了品质稳定性与规模化发展。近年来,随着传感器网络、温湿度自控、智能算法及热能管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烟叶烘烤设备逐步向“自动化+节能化”方向演进。

1 烟叶烘烤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

随着现代烟草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烟叶烘烤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提升烘烤质量稳定性、降低能耗与人工成本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前主流自动化系统多采用“中央控制 + 分布执行”的架构,以 PLC 为核心,集成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燃气体检测模块及智能执行机构等硬件单元,结合嵌入式软件平台实现对烘烤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在温湿度控制方面,系统可基于不同阶段的烘烤曲线预设目标值,实时采集烘房内空气与烟叶表面温度、相对湿度数据,通过 PID 算法自动调节燃烧器火力、风门开度与加湿量,实现动态闭环调控;在烘烤程序控制方面,系统支持设定“预热—上色—定色—干筋”四段工艺流程的时长、斜率及转段条件,具备手动、半自动与全自动切换能力;同时配套远程监控模块,可通过以太网或 GPRS 模块实现工艺参数远程上传、故障报警与远程运维。部分高端系统还引入模糊控制、专家决策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升在复杂工况下的自适应调控能力。此外,为实现精益管理,自动化系统与烘烤数据记录仪、能耗监测模块、生产执行系统(MES)对接,形成“数据采集—过程优化—能效评估”的闭环管理链条。整体而言,自动化控制系统已从“工艺可控”向“过程优化”迈进,为提升烘烤设备运行的智能化水平、保障烟叶质量一致性与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坚实基础。

2 烘烤设备自动化与节能技术的融合路径

2.1 烘烤过程中的主要能耗构成与分布

烟叶烘烤过程是典型的高能耗热加工环节,其能耗构成主要集中在燃料消耗、送风系统、电气控制与水汽调节四个方面。其中以燃料热能供给为主,占总能耗的 70% 以上,主要用于维持烘房内升温与恒温阶段所需的热负荷。送风系统中的鼓风机与排湿风机工作频繁,电机功率大,是烘烤过程中的次级能耗源,占比约 10%~15% 。电气控制部分能耗虽小,但稳定运行对于自动化系统至关重要。此外,湿度调节所需的加湿泵与蒸汽发生器会在定色、干筋等阶段间歇性工作,增加间接能耗。在空间分布上,热能损失主要集中在炉膛散热、烘房围护结构热传导、排湿风道未利用的显热以及废气带出的潜热等方面,尤其是高温气体未经热回收直接排放,导致显著能源浪费。同时,不合理的温湿调控策略也会引发燃烧器频繁启停、风量失衡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单位烘烤耗能。准确识别能耗构成与分布特征,有助于在自动化系统基础上开展针对性节能优化,包括热能回收、结构保温、智能供热与分时控制策略,为后续节能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奠定数据基础和目标导向。

2.2 热能回收装置与循环利用技术分析

在提高烟叶烘烤设备能源利用效率的过程中,热能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应用较为成熟的热回收装置包括废气—进气热交换器、热水循环系统与相变蓄热模块等。其中,废气热交换器通常安装于排湿管道与进气口之间,可将高温废气中的显热传导至新鲜进气中,回收效率可达 30% 以上;该系统通过板式或翅片式换热器实现高温低压差下的稳定换热,有效降低燃烧器负荷。热水循环系统则多用于多烘房联动模式,通过热媒将富余热量转移至其他待烘烤房间,实现在不同工艺阶段间的热量时空再分配。部分高效设备还引入相变蓄热材料,在高温阶段储热,低温阶段释放,优化供热节奏,降低波动频率。为实现回收效率最大化,系统普遍采用智能温控算法动态调整换热器启停与开度,并与自动化控制模块协同运行。实践表明,热回收技术的引入不仅能降低单位热耗10%~20% ,还能提高温控精度与系统响应速度,是推进节能降碳与智能化融合的关键环节。

2.3 烘烤炉结构热工性能优化路径

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化是提升烟叶烘烤设备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保障。在炉体设计方面,现阶段优化路径主要集中在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提升、炉膛气流组织优化与热桥断绝三大方面。首先,传统砖砌或混凝土围护结构在热导率和热惰性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易造成热量外泄与温控波动,优化措施包括引入真空绝热板(VIP)、聚氨酯发泡层或复合纳米气凝胶材料,有效将单位面积热损耗降低 30% 以上。其次,在炉内气流组织方面,通过对送风方向、风速梯度和排湿节奏进行数值模拟,优化风道布置与导流挡板结构,使热风均匀穿透烟叶层,提升传热效率和叶片色泽一致性。再次,热桥部位如门缝、管道穿墙口等区域通过使用隔热胶条、耐高温密封套管及分段断热设计,降低局部传热与冷凝风险。先进结构中还集成红外成像模块,可对炉体表面温度场进行扫描诊断,快速发现热损薄弱点并修正设计。此外,优化结构还需配合智能控制系统,实时调整风门启闭与热源投切策略,实现热量的按需分配与节拍运行,达到“结构节能 + 智能控温”的协同效果。

结束语

烟叶烘烤作为烟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设备自动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与绿色发展水平。随着智能控制技术与节能装备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烘烤系统正逐步向高精度温湿调控、能源循环利用与多工艺协同控制方向发展。烟叶烘烤设备应进一步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边缘智能等先进技术,建立多维参数感知、决策与执行一体化平台,推动传统烘烤作业向智慧化、精益化、绿色化全面转型。

参考文献

[1]敬礼恒,秦凌,杨勇辉,等.欠熟与过熟烟叶密集烘烤工艺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5,31(08):95-99.DOI: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8.023.

[2]姜永雷,陈颐,罗会龙,等.烟叶密集烘烤的生物质燃料碳排放特性分析[J].烟草科技,2025,58(01):15-22+33.DOI:10.16135/j.issn1002-0861.2024.0191.

[3]黄金荣,陈颐,杨楠,等.醇基燃料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减污降碳及其烘烤效果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24,55(10):2898-2907.

孙庶闻,2000 年 5 月,男,汉,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本科,机械工程

高海洋,2000 年 5 月,男,汉,山东青岛,本科,电子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