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661+X 证书”制度背景下《网络营销》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

郑钰萍

浙江师范大学 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随着互联网以及网购的普及,中国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各种新型技术型工具的出现和运用,对其岗位的技术性、灵活性、互通性提出了新高度,比如运营要求不单会进行线上营销活动的策划,还要掌握数据筛选、分析、推广工具使用等等。

与此同时 2019 年 1 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职业院校实施“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 ⋅1+X 证书”制度,将职业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互相融通,这对中职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笔者以课程《网络营销》为基础, 1+X 《网店运营推广》为扩充进行创新,设计教学内容,探究教学实践。

一、课程设计的创新融通

课程《网络营销》中SEO 标题优化与SEM 直通车推广这块教学内容是基于淘宝开放平台展开的,由于平台的受限性,实操环节的操作和效果反馈不好把控,导致教学活动不好开展,教学效果差,效益低,无法满足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1+X 证书倡导知识与技能的联动,“考核内容反映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体现社会、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为此结合 1+X 《网店运营推广》独立教学内容,对《网络营销》教材中的独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衔接 1+X 职业等级中级技术标准,将教学内容整合设计分解成寻找标题关键词、组合商品标题、商品标题优化、认识直通车、直通车关键词添加、直通车关键词出价、直通车创意添加、直通车人群定向和直通车优化共9 个内容,递进式的教学内容设计引导学生逐级掌握标题SEO 优化和SEM直通车推广。

按层次推进教学内容的开展,运用网店运营推广实训平台,解决学生实操难,数据反馈慢等问题,实现教材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课证融通,全面提升学生数据筛选、规范选词等职业技能和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等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1、观念先导,基于 1+X 证书制度确立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职业课堂教学模式中,虽然凸显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学中做,做中学”,但是对于职业教育中富有实践价值的内容和特定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仍无法根本性达成。因此笔者在教学目标上,围绕 1+X 证书所对应的岗位典型任务分解出解出具体任务的具体模式,围绕具体技能融合《网络营销》传统课程设立三维目标,达成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的应用场景具体化,解决传统模式下围绕特定知识和技能分别建立教学目标,满足“笔试”需求的弊端。

具体以《商品标题优化》课例中教学目标为例,将《网络营销》与 1+X 《网店运营推广》的教学目标融合,具体如下:

2、任务先行,基于核心技能和素养逐级分解课堂任务

在实施过程上,以校企合作单位“韩夫人”店铺标题 SEO 优化和直通车推广情景式任务为主线,按照 9 个课时拆分出 9 个子任务,每个课时中又基于技能和素养逐级分解课堂任务,将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通过整体任务连接达成,提高学生分析任务、解决任务的能力。

具体以《商品标题优化》课例中实施过程为例。

情景创设:我校合作电商企业在网上运营着一家专售女装的金牌店铺,受今年疫情影响,整体销量有所下降,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免费自然流量,让店铺流量来源更健康,同时为下阶段运营推广做铺垫,需要继续对店铺内的“海边度假裙子”商品进行标题优化。那该如何进行呢?

通过奋进真实的职场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抛出工作难题,引出课堂任务之后,对该子任务解决分解出以下两个具体任务模式:

任务一:优化策略我来选,小组合作根据商品运营数据判断产品所处竞争阶段,从词库表中选择合适关键词制定合适的优化策略。

任务二:标题优化我来做,标题优化可以得出高质量的商品标题,获得更优质的自然流量,登录实训平台,结合商品优化策略进行商品标题优化

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整体性情景的塑造,逐级任务模式的分解,学生掌握习得性知识、应用性技能,提升学生商品数据分析、规范选词、商品标题优化等的职业技能。

1+X 证书制度倡导评价分两个模块,一个模块为在学生互评修改的基础上,提交实训平台获得检测得分,从客观角度上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模块为企业专家的行业经验分享,从市场主观体验上评价学生操作,如实反映学生的职业技能掌握情况,避免传统模式下以理论考核为主的笔试判定技能掌握情况。

3、机制保障,组建支持课堂实践的整体运行机制

(1)优质真实项目的选择

在整个《SEO 标题优化与SEM 直通车推广》课程内容中,通过层次化、递进式的教学内容设计,来实现学生能力的逐级培养,为此选择校企合作单位所经营的金牌店铺“韩夫人”,通过为其进行标题 SEO 优化与SEM 直通车推广,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也得到市场的有效体验。

(2)信息化资源的支持

为顺利开展教学内容,依托 1+X 网店运营推广实训平台模拟网店运营场景,学生通过真实情境中的真实任务真实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系统实时反馈数据,支撑课堂。

为提升课堂的生动有趣,设计空中课堂信息化微课视频,课前自学自测,课中补充学习,课后巩固,跨时空多样化呈现知识点。

(3)教师观念的更新

1+X 证书制度下要求课堂是以技能习得为核心的学习发生场,学生是课堂的自主实践者,教师是推动该学习发生场正常运作的引导者,助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而要顺利完成该引导任务,教师需要进行观念上的革新,要理解 1+X 证书制度所蕴含的课堂培养理念,实时与 1+X 制度的行业专家联合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库,提升职业技能,调整教学习惯,逐渐改变重理论,轻实践,教师讲练,学生听练的传统模式。

三、总结

基于“ 1+X 证书”课证融通背景下《网络营销》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探究,初步尝试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教学课程与 1+X 证书课程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拓展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课”获“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职业能力,同时也助推教师进行专业深度化提升,促进职业教育课堂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张媛艺 .1+X 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堂变革的理念、形态与路径[J].研究与探索,2020 年第 4 期.

[2]吴南中,夏海鹰.以资历框架推进职业教育 1+X 证书制度的系统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12.

[3]王琪.高职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通”教学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6 年22 期.

[4]杨淳,曾闵江.工学商一体项目制教学中“商”的路径探讨——以《礼品系列化设计》课程为例[J].设计教育.

[5]余宏,张华英.基于SPOC 和翻转课堂的纯在线教学研究与实践——以“网络设备与组网技术”课程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 年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