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化研究
刘奇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博物馆 718000
引言:随着当前历史文化传承需求的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化成为文化遗址保护的重心内容。绥德县博物馆是陕北文化的传承主阵地,不管是汉代石像,还是古朴厚重的青铜器都凝聚着当地先民的智慧,记载着绥德县发展的历史脉络。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文物保护手段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的要求,同时存在着专业人才短缺、技术人才技术设备滞后等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博物馆保护形式,打造更具系统性、高效性的文物保护体系。结合绥德县博物馆实际发展现状,遵守基础的保护原则,从而存续博物馆文物,传承地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一、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多维价值
首先,传承历史文化。博物馆中的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信息,其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形式,能够生动地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保护博物馆文物,会使得后人更为直观地感受并了解先辈们的智慧,延续传承地域历史文化,进而展现出博物馆具备的文化纽带作用[1]。
其次,弘扬地域特色。绥德县博物馆的文物地域特色较为鲜明,比如,石雕艺术,其不管是工艺技法,还是造型风格都能够展现出陕北地区特有的文化气质。通过保护这些具备地域标识性的文物,可以较好地弘扬地方文化特色,增强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帮助外界了解绥德,打开认识陕北文化的窗口,促进地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交流。
二、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化实践指南
(一)严格依照法规实践
结合我国地方政府推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法规条例,合理设定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的目标。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依法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的进程。合理划定文物保护范围,使得文物的征集、修复等多项环节均符合法律规范标准。比如,在修复文物时,依照法规设定的要求和程序,审批修复方案,保证方案的合法性与规范性达标[2]。并且地方政府应当立足绥德县的具体发展情况,落实相应的管理细则。实行有效的配套措施,增强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的支持力度,创建良好的文物保护政策环境。
(二)注重信息化管理
打造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文物管理信息系统。针对每一件文物,建立详尽的电子档案,该电子档案内容要包含文物的尺寸、年代、名称等基本信息,同时还应涵盖文物的保存状况、研究成果等内容[3]。利用数字化技术,有效存储文物信息,注重动态更新。分类整合文物信息内容,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其所需的信息,给后续开展的文物保护展示等多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比如,在开展某一时期文物专题研究工作时,可以借助数据库具备的筛选功能,调出与该文物相关的详尽资料,提高该项工作开展效率。且在高新技术的驱动下,线上展示可以被当作博物馆文物展示的补充方式。建立互联网展示平台,利用社交媒体账号、官方网站等多渠道,给公众展示馆内的文物。使用 AR 技术、VR 技术等,全方位多角度地数字化呈现相关内容,这样用户就可以足不出户地鉴赏文物的细节。并且线上展示平台会设置互动功能,用于鼓励观众留言,发表见解等。形成和谐融洽的互动关系,拓宽文物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扩展博物馆社会影响范围。
(三)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文物保护与修缮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绥德县博物馆应组建优质的工作团队,团队成员需要拥有材料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彼此相互协作,可以由多个维度制定出文物保护工作方案[4]。比如,在修复青铜器文物时,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应制定方案的实施操作细则,化学专业人员应分析青铜器的腐蚀成分等。有序推进修复工作开展进程,保障该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并且为了能够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效果,团队成员应汲取先进的文物保护观念以及保护技术等。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保护理论与实践经验等,邀请专家学者莅临展馆开展讲座与培训课程。指派工作人员到国内外优秀博物馆或者科研机构进修学习,鼓励工作人员参与学术研讨会。利用交流和竞争等多种办法,提高工作人员自身业务能力。
(四)引进先进设备
先进的文物检测设备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掌握该文物的结构、材质等情况,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绥德县博物馆可以引进热成像仪、显微镜等检测设备,观察文物表面的微观结构,辅助制定修复方案。检测文物内部的结构缺陷以及温度分布情况,及时发掘潜在的问题[5]。选用适宜的修复措施,保障文物的安全。并且使用专业的修复设备,提高修复工作开展的成效。比如,在清洗陶瓷文物表面污垢时,可以应用超声波清洗设备,在去除污垢的同时,避免其对文物造成损伤。在保护文物时,应用先进的环境控制设备,创造稳定适宜的保存环境,如空气净化设备、恒温恒湿系统等。空气净化设备可以将空气当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过滤出去,降低其对文物的侵蚀和影响,使得文物寿命得以延长。恒温恒湿系统可以控制库房或者展厅当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文物由于温湿度变化等因素而形成开裂或者褪色等的情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化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绥德县博物馆在文物保护科学化发展进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文物保护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任务。且随着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认知的深化,博物馆应当自主创新,改革文物保护方案。践行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将新技术、新设备引入其中,同时加强和其他博物馆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补充完善文物保护科学化体系内容,使得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绽放光彩,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化水准。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化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14(19):160-162.
[2]鞠博.浅谈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1):49-52.
[3]于璐,张晖,巩世勇.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体系的科学化探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1):25-28.
[4]刘清华.基于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问题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142-143.
[5]温增武.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问题分析[J].人文之友,2020(2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