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工程测绘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路径

作者

秦延森

山东鸿禹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500

一、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准确的测绘数据是水利工程建设成功的基石,从工程选址、地形地貌测量到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以及运营期的安全评估,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测绘工作。然而,由于水利工程通常涉及复杂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测量任务以及众多参与方,使得测绘质量控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有效实施,成为确保水利工程测绘质量的核心任务。

二、水利工程测绘质量控制体系构建要素

2.1 质量目标明确

明确的质量目标是质量控制体系的导向。在水利工程测绘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确定详细的质量目标。例如,对于地形测绘,规定平面位置精度、高程精度的允许误差范围;对于变形监测,明确位移监测精度、沉降监测精度等指标。这些目标不仅要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还需结合工程实际特点,确保测绘成果能够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2.2 人员管理

测绘人员是测绘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对测绘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质量控制体系应包含完善的人员管理机制,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招聘时注重选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员;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内容涵盖新测绘技术、仪器操作、质量标准等方面,提升人员专业技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将工作质量与绩效挂钩,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量意识。

2.3 设备与技术保障

先进的测绘设备和适宜的测绘技术是获取高质量测绘数据的基础。质量控制体系需对设备采购、使用、维护进行规范管理。采购时选择符合精度要求、性能稳定的设备,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同时,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引入新技术,如无人机测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提高测绘效率和精度。例如,无人机测绘可快速获取大面积地形数据,且能在复杂地形区域灵活作业,有效弥补传统测绘方法的不足。

2.4 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是测绘成果的核心,数据质量控制贯穿于测绘工作的全过程。从数据采集环节开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数据处理阶段,运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筛选、去噪、平差计算等操作,并通过多重校验机制,如人工复核、软件自动比对等,确保数据处理结果的可靠性。对最终的测绘成果数据,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包括数据完整性、精度符合性等方面的检查,只有通过质量检查的数据才能作为正式成果交付使用。

三、水利工程测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践路径

3.1 项目前期策划阶段

在项目启动前,测绘单位与委托方充分沟通,深入了解工程需求和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测绘技术方案。方案中明确测绘范围、采用的测量方法、仪器设备选型、人员安排以及质量控制计划等内容。组织专家对测绘技术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理性。例如,对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测绘项目,在方案制定时充分考虑工程的复杂性和高精度要求,合理规划无人机飞行航线、控制点布置以及数据采集频率等,为后续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2 数据采集阶段

严格按照测绘技术方案进行数据采集作业。在野外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认真填写测量记录,详细记录测量时间、地点、仪器参数、观测数据等信息,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对测量过程的实时监控,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或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测量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测量数据的采集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测量过程中的偏差。例如,在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时,通过蓝牙或无线网络将测量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人员可即时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若发现数据异常,及时通知测量人员重新测量。

3.3 数据处理与成果生成阶段

数据采集完成后,将原始数据导入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遵循既定的数据处理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格式转换、误差修正等操作。利用数据处理软件的自动校验功能,对数据进行初步筛查,然后由经验丰富的数据处理人员进行人工复核,重点检查数据的逻辑性、连贯性以及与实地情况的符合性。对于重要的数据,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或软件进行对比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成数据处理后,生成测绘成果报告和相关图件,成果报告内容应包括测绘项目概述、技术方案执行情况、数据处理过程与结果、质量检查情况等。对测绘成果进行多级审核,由项目负责人、技术主管以及质量控制部门依次对成果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交付委托方。

3.4 项目验收与反馈阶段

委托方组织相关专家对测绘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测绘成果的质量、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项目文档的完整性等方面。验收过程中,专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抽查、数据复核等方式对测绘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测绘单位进行整改。测绘单位根据验收意见,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实施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提交验收。同时,建立项目反馈机制,定期回访委托方,了解测绘成果在后续工程应用中的情况,收集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类似项目的质量改进提供参考。

四、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水库建设项目的测绘工作为例,该项目采用了完善的测绘质量控制体系。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测绘单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充分沟通,根据水库工程的规模、地形条件以及设计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测绘技术方案。方案中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与地面全站仪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飞行航线和地面控制点分布。在人员管理方面,组建了一支由资深测绘工程师带队的专业团队,团队成员均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和考核。在设备保障上,配备了高精度的无人机、全站仪以及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并在项目实施前对设备进行了全面校准和调试。

五、结论

水利工程测绘质量控制体系及其实践路径对水利工程建设意义重大。通过明确质量目标、加强人员管理、保障设备技术、严格把控数据质量并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构建完整体系;再于项目各阶段落实对应措施,可显著提升测绘准确性与可靠性,为水利工程全流程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需持续优化体系,契合新需求与技术,护航水利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军,路来福.水利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环节工程测绘要点分析[J].产品设计,2024(17):101-103.

[2]张逸仙.水利工程测绘成果质量的合理控制[J].云南水力发电,2018,34 (2):129-131.

[3]赵可兴.水利工程管理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分析与讨论[J].工程学研究与实用,2023,4(9).

作者简介:秦延森(1988 年 11 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滕州市,现供职单位全称:职、职称:副高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测绘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