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检修及改造问题分析
姚朋涛
威海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火力发电厂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长期以来依靠大型锅炉设备实现高效率燃煤发电。然而,锅炉设备在高温、高压、高负荷的长期运行环境下,极易出现腐蚀、结垢、泄漏、爆管等安全隐患。在“双碳”政策推动下,火电行业亟需实现节能降碳与清洁排放目标,传统锅炉设备已难以满足新的环保与能效要求。对锅炉设备进行系统性的检修与改造,不仅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多数电厂在检修与改造过程中存在检修周期不合理、技术改造方案不成熟、运行调试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设备效能的释放。
1、火电厂锅炉设备常见问题与成因分析
火电厂锅炉设备长期处于高温、高压、高粉尘的复杂工况,其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发电效率与安全。设备老化、设计缺陷及维护不足等因素,导致故障频发。深入探究这些问题的成因,是保障锅炉可靠运行、提升火电厂经济效益与安全性的基础。
1.1 设备老化与运行环境恶劣导致的故障
设备老化与恶劣运行环境是火电厂锅炉故障的重要诱因。锅炉长期在1000∘C 以上高温、10MPa 以上高压环境下运行,受热面管道、汽包等部件金属材料易发生蠕变、疲劳损伤,随着服役年限增长,管壁减薄、焊缝开裂等问题逐渐显现。同时,燃煤中的硫、灰分等成分,在高温下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加速腐蚀进程。
1.2 设计缺陷与运行负荷波动对设备影响
设计缺陷与运行负荷波动加剧了锅炉设备的损耗。部分锅炉设计时未充分考虑煤质特性、地域气候差异,导致燃烧效率低下、结焦严重。例如,燃用高灰熔点煤种的锅炉,易因炉膛温度不足引发不完全燃烧,造成积灰堵塞。运行过程中,电网调峰需求使锅炉频繁升降负荷,导致受热面温度骤变,产生热应力疲劳,加速管道裂纹扩展。同时,负荷波动还会影响汽水系统稳定性,引发水位控制失调、蒸汽品质下降等问题,长期累积易造成汽轮机叶片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与安全风险。
1.3 日常维护不到位引发的安全隐患
日常维护不足是火电厂锅炉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部分电厂因维护资金短缺、人员重视不足,未严格执行定期巡检制度,导致设备异常无法及时发现。例如,安全阀未定期校验、压力表超期未检,可能在设备超压时失效,引发爆炸事故;水位计冲洗不及时,造成假水位现象,威胁机组安全运行。保温层破损未修复、管道支吊架松动未加固等问题,不仅导致热量散失、能耗增加,还可能因管道位移引发泄漏。
2、锅炉设备检修中的主要问题
2.1 检修计划编排不科学,检修周期不合理
检修计划与周期制定的科学性不足,导致检修效果大打折扣。部分电厂采用“一刀切”的定期检修模式,未考虑设备实际运行状况与健康状态,对高负荷运行设备检修周期过长,易造成故障积累;对低负荷设备频繁检修,增加停机时间与维护成本。此外,检修计划编排缺乏统筹协调,各系统检修时间重叠,导致人力、物力资源紧张,且未预留突发故障处理时间,影响机组正常发电。
2.2 技术手段落后,检修质量难以保障
技术手段滞后严重制约锅炉检修质量。传统检修依赖人工经验判断,如通过听声音、摸温度检查设备状态,缺乏精准量化分析,易遗漏隐蔽故障。检测工具老旧,使用千分表、卡尺等基础仪器,难以发现微小裂纹、内部缺陷;在受热面管道检测中,未普及超声波探伤、涡流检测等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同时,检修工艺落后,焊接修复、密封处理等关键工序仍采用传统方法,导致修复后部件性能不稳定,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难以满足火电厂对设备可靠性与经济性的要求。
2.3 技能人才短缺与管理制度不健全
技能人才短缺与管理制度缺陷是检修工作的突出短板。随着火电厂设备技术升级,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检修人员老龄化严重,年轻技术骨干不足,且缺乏系统培训,对新型设备、检测技术掌握不足。管理制度方面,激励机制不完善,检修人员工作积极性低;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检修过程缺乏标准化流程与量化考核指标,导致检修质量参差不齐。
3、锅炉设备改造的技术路径与优化策略
3.1 节能降耗改造措施:燃烧优化与余热回收
节能降耗改造聚焦燃烧效率提升与余热利用。在燃烧优化方面,通过安装新型燃烧器、优化配风系统,实现煤粉均匀分布、充分燃烧,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例如,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将燃烧过程分段控制,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 2%-3% 。余热回收则通过增设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回收高温烟气热量,用于加热给水、助燃空气,降低燃料消耗。
3.2 环保升级改造:脱硫脱硝与除尘系统优化
环保升级改造是火电厂响应国家减排政策的核心举措。脱硫系统改造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氨法脱硫等技术,将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降至50mg/m3 以下;脱硝系统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去除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标。除尘系统优化采用电袋复合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将粉尘排放浓度控制在 10mg/m3 以内。引入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数据,确保环保设施稳定运行。环保改造不仅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还可避免环保罚款,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3.3 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集成改造
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系统集成是锅炉设备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引入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对锅炉水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自动调节与精准控制,减少人工干预,提升运行稳定性。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设备健康管理平台,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故障趋势,提前进行维护。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AR 远程协助技术,提高巡检效率与故障处理能力。某电厂完成智能化改造后,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达 90% ,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 50%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
4 结语
锅炉设备的高效运行与安全保障是火力发电厂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对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与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必须加强锅炉设备的科学检修与系统改造。通过优化检修流程、引入先进技术、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以及推进智能化控制系统建设,能够有效提升锅炉设备运行效率与环保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刘国栋.(2021).火电厂锅炉设备检修技术及管理优化研究.热力发电,50(6),79-83.
[2]王宏伟,赵庆海.(2022).火电锅炉节能改造技术探讨.电力设备管理,(4),51-54.
[3]陈永强,胡立新.(2020).火电锅炉环保改造路径与实践分析.中国电力,53(11),12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