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程视域下数学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作者

李国荣

重庆谢家湾学校丰都幸福小学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课程实践;传统文化;教学价值

一、数学传统文化在新课程标准的定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版》明确表示,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思维,应该加大对课堂活动的投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中华民族独具的数学精髓,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培养他们的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1]

数学传统文化涵盖了数学的诸多方面,如逻辑思维、方法、操作、语言表达,以及其形成与发展的整个历程。它既展现了数学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演进轨迹,又体现了数学对人类思维、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等众多领域的显著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传统的数学文化并非仅仅局限于数学知识本身。它还体现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名题等多种形式之中。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学传统文化课程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各册素材资源都有涉及,介绍有关数学传统文化知识,如介绍教材中的"您是否了解?""[2][3]

一年级上册(我国古代用算筹来表示数。纵式,横式。算筹是用竹、木、或骨等制成的细棍。三年级《年月日》渗透“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还体现了古人对现实问题的抽象化处理能力,以及对数学美的追求。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成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兴趣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的文化背景、数学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利用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如提供真实的社会环境、丰富的课外资料等,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挖掘、分析、研讨,以及运用各种科技手段,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合作性。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

通过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将数学文化的精髓呈现出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家们的伟大成就,从而更好地探索和欣赏他们的精彩作品。通过讲述数学家的生平与成就,使学生了解他们的精神风貌与追求;通过对数学传统名题的分析,比如对“完全数”的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规律与精妙;通过对数学与艺术关系的探讨,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的美感与创造力。教师应该从数学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索课程的内涵,并以生动形象的实例和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精髓,从而提升他们对数学的认知。比如在介绍分数的时候,可以讲述分数、分数的发展,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中分数、分数的演变等。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数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实践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通过实际操作和情境模仿,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真实地体验数学家的探究之旅;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小组协同和主题性学习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思维;此外,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也可以使课堂更加有趣。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数学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中融入传统的数学文化。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数学把数学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

(三)结合生活实际融入数学传统文化

把传统的数学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实际里,能够切实助力学生更出色地理解数学,并且将数学知识加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数学的身影。比如购物时的价格计算、家庭水电费的统计、出行时路程和时间的规划等等。当我们把传统数学文化与这些实际场景相结合,学生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像古老的算筹计数方法,能让学生明白数字表示的多样性;传统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能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原理和发展。将传统数学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数学世界的新大门,让他们在生活中轻松领悟数学的真谛,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我们把传统数学文化与这些实际场景相结合,学生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比如,在教授时间单位时,可以引入日、沙漏等古代计时工具,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度量方法和历史沿革。

三、数学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数学文化在培养学生逻辑性、创造性、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以及跨学科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传统数学文化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它涉及到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计算能力等多个方面。传统数学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数学已经成为许多学科的重要工具和方法论基础。通过传统数学文化的渗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出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这种跨学科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数学文化在培养学生逻辑性、创造性、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以及跨学科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通过引入数学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大大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严肃氛围,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与色彩。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更有动力去探索和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乐趣,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

(三)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美感

丰富的文化隐藏在数学图案中,借助传统的数学图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史,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借助传统的数学图案,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并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借助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对称图形精美的剪纸图案或传统京剧变脸脸谱等数学元素,同时辅以视频资料,详细阐述这些图案的历史背景。与学生一起探索图案中隐藏的数学思想,改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保持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进入数学探究活动,感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具备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借由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致与热忱,不但能够充实孩子们的知识积累,而且能够为他们的未来进步筑牢坚实根基。故而,在小学数学教学里,应当踊跃推进数学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ISBN978-7-303-27624-0

[2]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99 页 ISBN978-7-107-36924-7

[3]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6 页 ISBN978-7-107-37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