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融合分析
李贤忠 吴朝宪 王坤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400000
当前,电气系统的缺陷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暴露出来,运用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能做到对系统内部多模块操作,让设备性能显著提升,改善基准参数,利用反馈信息对工作指令进行合理调整,还能用于电气设备的故障自检,将内部电子电路建立连接,取得更好的运行效果。
一、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
(一)降低控制成本
随着电力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控制内容和控制方式日趋复杂,电力工程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控制费用也随之提高。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减少控制费用成为重点。采用集中管理和控制的方式,实现对设备和元件的全面了解,减少了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检查时间。同时,采用集中控制的方法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从而减少电网的长期运行费用。
(二)提升系统安全性
与传统的电力工程控制方式相比,自动化程度更高,能够实现精确、快速的远程控制,提高了安全性。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可以迅速地对故障区域进行有效地分离,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准确的判断,保证了系统的运行参数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有效地防止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有重要作用。
(三)全自动管控模型
在电力自动化集成技术发展的进程中,采用智能技术,可以准确地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识别,并对控制模式进行实时的调整,从而使之能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运行参数下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达到对电力系统不同工况的要求。这种动态决策方法运用了与人相同的判断力,根据系统的实际运作状况,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选择最优的手段,以提高电力工程的利用率,以适应各种动态变化的生产工艺。
(四)标准化的各环节作业
电力自动化集成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集成和分析计算能力,能够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在改进操作环境的前提下,对电力系统的生产、操作流程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并在操作中不断地确定误差,调整误差,寻找产生误差的根源,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波动。电力工程作业环节的规范化,为电力工程的标准化、稳定、持续地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
(一)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配电系统是电网的关键构成部分,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建设质量。为此,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建设需求构建以多元化模型为基础的自动化配电系统。即技术人员需要结合逻辑节点模型、服务器模型、数据对象模型以及逻辑设备模型构建智能化配电系统并利用互感器以及过程总线进行测量信息的共享,为配电系统提供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检查信息。其次,技术人员需要利用微机操纵的方式保障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例如,可以利用 PLC 控制技术以及微机技术、配电网继电接触控制技术调整配电系统的压力、流量以及开关量。此外,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系统中的主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改造电网配电软件系统,提高软件系统的分析能力并改造 SCADA 主站系统,提高
该系统的数据采集能力。
(二)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将电力自动化集成技术应用于变电所,能有效地改善变电所的管理水平。由于变电站的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员来维护,所以传统的管理方法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并且由于手工管理的错误率会增加,从而降低了电力系统的准确率。在变电所的管理工作中,采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变电所的设备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变电所的各种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变电所的综合工作质量。另外,采用电力自动式集成技术进行变电站的管理,可以减少人员的消耗,从而降低电力项目的运营费用,并能有效地防止人为失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变电所设备的动态监控,因为变电所内有大量的通信设备,而且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故障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
(三)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应用
电力调度系统中,存在大量、复杂的数据要加以收集,以此为其正常运作提供支持和参考,但是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由于人工计算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导致计算数据的准确度得不到可靠保障,从而导致大量成本就此浪费。而在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广泛运用背景下,自动化技术慢慢融入电力系统配电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实时采集和计算电力系统数据,并且自动化技术能够持续地对配电数据加以控制,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监控视角,还能对电源系统是否安全、稳定加以检测。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分析,可以减轻有关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借助计算机进行实时反馈。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觉网络配电中潜在的异常、风险、故障,而且及时对其加以调整,还能按照计算机发送的指令实施管理工作。基于调度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作时的稳定程度,也能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成本花费。
(四)在电力系统运行监控中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运用下,为了做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要求对电力参数加以分析,采集电源型号与其他运行参数,根据分析结果,利用检测装置、传输设备构建成完整的监控系统,实现对电力数据的完整收集,并且监控系统还可以对数据信息实行智能化分析,让故障诊断、控制具有直接参考依据,将系统故障引起的消极影响减小在最低水平,让系统安全性大大提升。
总之,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运用能够把电子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结合起来,能对远程实时动态监控和控制调度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且,此技术也为电力工程的稳定运作奠定了可靠基础,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背景下,电力工程也获得了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所以对此实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爽.新形势背景下电气工程自动化管理模式构建及应用[J].天津化工,2021,35(01):107-109.
[2]孔令燕,李静.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1,52(06):185-186.
[3]郑权.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2(09):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