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方法创新
陈丽需
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金山中心小学 362261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其采用的德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当下,社会发展迅速,学生接触的信息日益多元,其成长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然而,部分小学班主任仍在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德育方法,这些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无法有效回应学生的真实需求。因此,基于学生成长需求创新德育方法成为小学班主任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具有重大意义。
一、了解学生需求,定制个性化德育方案
小学班主任细致地了解学生需求是创新德育方法的根基所在。班主任可以借助日常观察、展开问卷调查、进行谈心交流等多种途径,较充分地把握学生在情感、认知以及社交等诸多方面的需求状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低年级学生往往更侧重于情感关怀方面以及行为习惯养成层面的引导需求,高年级学生则对价值观的塑造以及社会现象的认知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形,班主任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专门定制以“温馨班级,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德育方案,比如开展“我是文明小使者”这一活动,利用故事分享、情景模拟等具体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礼貌、友爱等一系列行为习惯;针对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设计“探索价值观之旅”的方案,组织开展“校园热点问题辩论会”,以此引导学生对诚信、责任等相关价值观展开深入思考。
二、运用情境教学,增强德育感染力
小学班主任采用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感受道德所蕴含的力量。班主任可创设诸多不同类型的情境,例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以及历史情境等。在问题情境方面,班主任会设置诸如“遇到同学被欺负怎么办”等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以此引导学生思考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在生活情境之中,班主任会模拟校园里的各种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和同学、老师相处的整个过程,从而学会如何去沟通、如何去合作以及如何去包容。而在历史情境方面,班主任会讲述革命先辈们的故事,重现相关的历史场景,比如开展“长征路上”这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仿佛重走“长征路”,真切体验其中的艰苦,实现对坚韧不拔精神的传承。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道德的内涵,也能让情感共鸣得以增强。
三、借助多元活动,拓展德育途径
丰富多样的活动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极为有效的载体。班主任可以开展诸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以及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以主题班会而言,可以聚焦当下热点话题,比如开展一场名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班会,在班会中,学生们借助参与知识竞赛、进行创意宣传画制作等诸多活动,进而有效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在社会实践方面,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敬老院等场所。当学生们在参观博物馆时,他们能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知识,由此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而在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之时,学生们则可以培养起尊老爱老的美好品德。至于文化活动方面,班主任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节、读书节等活动。在文化节上,学生们能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艺,借此培养自信心;在读书节期间开展读书分享会,从而引导学生从书籍中汲取丰富的道德养分。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切实践行道德准则。
四、整合家校资源,构建协同德育网络
家庭是学生成长期间极为重要的环境所在,小学班主任着手开展家校合作,对于德育方面的相关工作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班主任需定期和家长展开沟通交流,对学生在家中的具体表现予以了解掌握,与此同时,也要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情况反馈给家长,进而一同制定适宜的教育策略。班主任可以举办家长学校等活动,邀请相关专家来开展讲座,比如开展一场名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讲座,以此提升家长在教育方面的能力水平;还可以组织各类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以及“亲子阅读日”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另外,建立起班级家长微信群也是很有必要的,以便能及时地分享各类教育资源,组织线上的交流互动,大家共同来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如此可使家校协同合作能为学生营造出一种保持一致的德育环境。
五、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德育时效性
信息技术为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带来了新契机。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德育影片、动画,如播放《闪闪的红星》,让学生感受革命精神;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德育活动,如组织“线上美德少年评选”,鼓励学生分享美德故事;利用教育 APP,布置德育作业,如设置“日行一善”打卡任务,培养学生坚持做好事的习惯。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德育工作更及时、便捷。
结语
基于学生成长需求创新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方法,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必然选择。小学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需求定制方案、运用情境教学增强感染力、借助多元活动拓展途径、整合家校资源构建网络、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时效性等策略,能够让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持续优化德育方法,为学生的成长筑牢道德根基,助力学生在新时代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熠琼 . 小学班主任以生为本开展德育活动的育人方法 [J]. 天津教育 ,2025,(12):47-49.
[2] 张柳沂 .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高效实施策略[J]. 新教育 ,202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