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探究

作者

刘瑞芳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第三中学  024400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注重培养其综合能力。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对文本深入解读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投入。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批注也多停留在表层,无法真正促进思维的发展。如何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审视并推动批注式阅读的创新实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1. 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背景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注重的是不仅仅有语言能力方面的提升,更强调思维品质和情感的内涵 [1]。阅读教学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的背景下,被赋予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载体功能。批注式阅读是一种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与文本交流,引发学生的思维与批判,最终实现知识内化,自我表达提升的好方法。

2.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的困境

2.1 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现状分析

批注式阅读的课堂教学,大致局限在一种外在的形式上,批注并未形成系统性和深入性 [2]。一些教师往往在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表面的批注阅读,诸如圈词摘句、简要概括段落大意等方面,这往往未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推动学生思考的深入,使得学生并未能够在文本中更加充分地有所得。在批注中其真正的价值并未能够充分进行深入的开掘,学生也没能在批注中得到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意识。

2.2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学生阅读习惯问题

核心素养的内涵不只是量的积累,还需要学生做深度阅读,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但是很多学生在阅读中还处在记忆和理解的层级,没有养成主动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3]。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缺乏阅读动机,另一方面也与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有关。

3.1 批注式阅读的作用

3.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探究

批注式阅读绝不是对文本简单的读解,真正的含义应该是把学生的思维通过与文本对话而引发出来。批注不是简单的圈点标注,它是阅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思想与思维的碰撞,是情与理的激荡 [4]。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批注使他们在阅读时变得敏感,通过设问、诠释、抒情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层面上的深入探究。从而使他们不会只是浅层次的解读而加深理解,更会形成独立自主的阅读意识。

3.2 核心素养在批注式阅读中的关键应用

综合素养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批注式阅读正是一种培养综合能力的较好方法,同时,在批注阅读中,学生不仅要把握文章的内容,还要在批注中分析文字、拆解结构、剖析内涵[5]。批注阅读要求学生具有思维的批判性,可以对文本从不同角度解读甚至是质疑其作者观点,这一点很好地反映了核心素养的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在批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在细节中提炼主要信息,从整体把握文章线索,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和表述,这一过程中训练的能力也满足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3.3 教学实施策略、课堂操作方法

批注式阅读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才能有效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批注式阅读设计好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营造活跃、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批注式阅读课堂中,教师应该明确批注的方法与重要性,而不能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批画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处做出思考,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批注中慢慢得出自己的结论 [6]。教师引导学生将批注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内心体会联系起来,批注应该有情感色彩与理性思维的深度,把批注当作自己思想的扩展。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好互动平台,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批注体会说出来,掀起更多的碰撞。

结束语:

批注式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技巧,它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深度思考的方式。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更要关注他们如何从文本中汲取智慧。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我们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批注习惯,逐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这不仅是对语文学习的推动,更是对学生未来成长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静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探索 [J]. 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18(04):56-58.

[2] 李佳欣 .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的困境与对策 [J]. 教育科学 ,2023,34(05):76-79.

[3] 张文博 .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J]. 新课程研究 ,2023,42(07):64-67.

[4] 刘婷 . 核心素养视角下批注式阅读对初中生思维培养的作用研究 [J].教学与教育 ,2022,12(09):123-125.

[5] 高峰 . 核心素养驱动下的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路径探析 [J]. 现代教育技术 ,2022,39(03):89-91.

[6] 孙慧 .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J]. 中学教学研究 ,2022,28(0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