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作者

骆帅

湖南紫光测控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205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持续攀升,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且结构日益复杂。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作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提升运行效率的关键技术,其控制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传统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电网环境时,逐渐暴露出响应速度慢、调节精度低等问题。因此,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现状与问题

(一)现有控制策略概述

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广泛采用的策略包括经典控制策略和现代控制策略。经典控制策略如 PID 控制,以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在电力系统的诸多环节得到应用,例如在电压调节、频率控制等方面。现代控制策略则涵盖了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这些策略基于更先进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理论,能够处理更复杂的系统问题,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二)现存问题分析

尽管现有控制策略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经典控制策略对系统模型的依赖性较强,当电力系统的运行工况发生较大变化或出现非线性、不确定性因素时,控制效果会显著下降。其次,现代控制策略虽然理论上能够实现更优的控制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对系统参数的精确性要求过高,且计算复杂度较大,导致实现难度大、成本高。此外,现有的控制策略在面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负荷快速变化等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场景时,难以快速做出有效的响应,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优化途径

(一)智能算法的应用

智能算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遗传算法(GA)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能够在复杂的解空间中寻找最优解。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中,可以有效提高无功补偿的效果,降低网损。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则是通过模拟鸟群觅食行为,实现对问题的优化求解。在电力系统的机组组合问题中,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够快速找到最优的机组启停方案,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此外,人工神经网络(ANN)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可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和故障诊断,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准确预测负荷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系统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二)系统架构升级

升级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架构也是优化控制策略的重要途径。构建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将整个电力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和子系统,每个子系统负责局部的控制任务,同时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和协调控制。这种架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当某个子系统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引入物联网(IoT)和云计算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采集电力系统中各类设备的运行数据,如电压、电流、温度等;借助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为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多策略融合

将多种控制策略进行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也是优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方法。例如,将 PID 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形成模糊 PID 控制策略。模糊控制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自动调整 PID 控制器的参数,克服了传统 PID 控制参数固定、适应性差的缺点,在电力系统的调速系统和励磁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此外,将智能算法与现代控制理论相结合,如将模型预测控制(MPC)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过程,提高控制策略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更好地应对电力系统的复杂运行工况。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优化实践案例

(一)某地区电网优化案例

以某地区电网为例,该地区电网在优化前,由于新能源接入比例不断增加,电网的电压波动较大,频率稳定性也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智能算法与系统架构升级相结合的优化策略。首先,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电网的无功补偿装置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其次,对电网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架构升级,构建了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并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经过优化后,该地区电网的电压合格率提高了 15% ,频率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二)发电厂控制策略优化案例

某发电厂在原有控制策略下,机组的发电效率较低,能耗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多策略融合的优化方法。将模糊 PID 控制应用于机组的调速系统,提高了机组的转速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同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机组的负荷进行预测,结合模型预测控制制定发电计划,实现了机组的经济运行。优化后,该发电厂的发电效率提高了 10% ,煤耗降低了 8%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现有控制策略的问题,提出了智能算法应用、系统架构升级和多策略融合等优化途径,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未来,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将朝着智能化、协同化方向进一步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需求。

参考文献:

[1] 尧求 .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策略研究 [J]. 科学与信息化 .2024(21):44-46

[2] 霍江帅 . 电力系统稳定性与自动化控制策略研究 [J]. 中国科技纵横 .2024(08):118-120

[3] 刘思泽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优化与应用研究 [J].新潮电子 .2024(1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