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探析
董小京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天津市武清区 301799
1、引言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市政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2019-2023 年间,全国城市道路建设投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8.5% 以上,累计新建城市道路面积超过50 亿平方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健全管理体系、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强化安全管理以及优化环境保护措施等有效途径,旨在为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进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生活品质。
2、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2.1 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体系存在结构不合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据住建部 2023 年发布的《城市道路建设管理评估报告》显示,全国 60% 以上的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管理架构层级过多、部门职责交叉重叠现象,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决策链条过长。这种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监管真空和责任推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法形成有效的质量控制闭环。
另外,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近五年的行业调查数据表明,约 45% 的市政道路工程缺乏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操作流程,管理方式仍停留在粗放型阶段,难以适应现代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需求。这种制度缺失导致施工过程无据可依,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执行依据,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2.2 施工质量控制不足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不足主要表现在监督检测机制不健全和材料管理不规范两方面。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22 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发生率仍高达 32% ,其中路面裂缝、沉降变形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质量问题的背后,是缺乏全过程、多层次的质量监督体系,工程检测往往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技术把关作用。
施工材料管理不规范也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行业调查显示,2021-2023年期间,约 28% 的市政道路工程存在材料替代、降低标准等情况,材料进场检验不严格,使用过程管控不到位。此外,施工技术应用不规范、工艺标准执行不严格等问题也普遍存在,导致道路使用寿命缩短,后期维护成本增加,严重影响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市民出行体验。
3、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健全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组织架构是健全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体系的基础。应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明确各方职责和权限边界。根据 2022 年住建部推广的优秀案例经验,采用扁平化管理结构可有效缩短决策链,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建立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和监理工程师权责制,形成既相互制衡又协同高效的管理格局,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有效监管。
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应结合《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等最新标准,制定适应本地实际的施工管理细则,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2020-2023 年间,采用标准化管理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合格率提高了约 14.5% ,工期缩短约 8.7%,充分证明了健全制度体系的重要性。此外,应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监控和管理,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透明度。
3.2 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建立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是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核心措施。应实施”
设计 - 采购 - 施工 - 验收”全链条质量管控,特别强化施工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根据交通运输部 2023 年发布的数据,采用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优良率提高了约 18% ,使用寿命延长约 25% 。同时,应实行第三方检测与评估机制,确保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自己监督自己”的弊端。
加强施工材料和工艺管理是保障道路质量的基础。建立严格的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对关键材料如沥青、水泥、钢筋等实施全批次抽检和见证取样。近年来,BIM 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根据 2022 年行业协会的统计,采用 BIM 技术进行质量管理的项目,材料使用效率提高约 12% ,施工误差减少约 20% 。此外,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如高性能混凝土、智能压实技术等,能有效提升道路耐久性和使用性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3.3 强化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责任制是强化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首要措施。应建立”政府监管、企业主体、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层级安全责任人及职责。根据应急管理部 2022 年的统计,实施全员安全责任制的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了约 35% 。同时,应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配置到位,根据行业标准要求,安全投入不应低于工程造价的 2% ,并纳入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有效措施的探析,充分证明了加强管理对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生产、降低环境影响具有显著成效。研究表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是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基础保障;信息化技术特别是 BIM 技术的应用为管理效率提升提供了强大工具支撑,将管理效率平均提升 52.1% ;质量管控体系的优化使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提高至96.8% ;安全管理措施的强化使项目安全事故率降低了 76.2% 以上;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 14.6 吨 / 公里。尽管实施过程中存在成本压力、人员技能不足、多部门协调困难等挑战,但通过系统性对策已有效解决。未来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应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应用,推广装配式施工技术,完善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构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管理生态。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与方法,才能适应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有效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和运行效率,为构建宜居、韧性、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建聪 ;. 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探析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2(20):107-109.
[2] 万金凤 ;. 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探析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8):215.
[3] 刘英君 ;. 探究如何加强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1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