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探析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

作者

潘郁敏

广西中硕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1 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的意义

1.1 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空气监测能够准确获取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环境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和措施至关重要。例如,通过监测发现某一区域内某类污染物浓度持续升高,管理部门可以据此针对性地加强对相关污染源的管控,如对排放超标的企业进行整改或处罚,从而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1.2 保障公众健康

空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空气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如 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当监测到空气质量恶化时,可以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等。同时,长期的空气监测数据也有助于研究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1.3 评估环境治理效果

在实施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后,空气监测可以评估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通过对比治理前后的空气质量数据,能够清晰地了解治理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治理效果不理想,还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治理策略,确保环境治理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1.4 促进区域环境协调发展

不同地区的空气状况存在差异,通过空气监测可以全面了解各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这有助于加强区域之间的环境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跨区域的空气污染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大气污染具有传输性的区域,相邻地区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共享信息,联合采取治理措施,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监测点位的科学设置

监测点位的选择对于空气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至关重要。首先,要依据监测区域的功能布局进行全面考量。比如在城市区域,需在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分别设置监测点。居民区的监测点应避开污染源集中的区域,如垃圾处理站、工厂下风处等,以准确反映居民日常呼吸的空气质量状况。商业区人员流动大、交通流量大,监测点应设置在人员密集且交通要道附近,能体现出该区域受交通尾气和人群活动影响下的空气质量。工业区则要根据工厂的分布和生产特点,在工厂周边不同方位设置监测点,尤其要关注废气排放口附近,这样才能有效监测到工业生产对空气的污染程度。其次,要考虑地形地貌因素。在山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空气流动复杂,监测点应设置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山谷、山顶等不同位置,以全面掌握山区空气的垂直和水平分布情况。在沿海地区,受海陆风的影响,监测点要兼顾陆地和海洋的影响范围,设置在靠近海岸线和内陆一定距离的地方,从而准确捕捉海陆风交替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再者,监测点位的设置数量也需要合理规划。要根据监测区域的面积大小、污染源分布密度等因素来确定。面积较大、污染源较多的区域,适当增加监测点数量,以确保监测数据能全面覆盖该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而面积较小、污染源相对较少的区域,则可适当减少监测点数量,但也要保证能获取到有代表性的数据。

2.2 监测设备的严格管理

监测设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空气监测数据的质量。在设备采购环节,要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监测要求。例如,对于大气污染物监测设备,要检查其对各种污染物的检测精度、量程范围等参数是否满足实际监测需求。设备安装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安装位置符合监测点位的要求,安装牢固、水平,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设备测量误差。同时,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校准,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和校准,及时更换老化的零部件。例如,对于采样泵等关键部件,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维护和更换,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还要建立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或更换备用设备,确保监测工作不受影响。同时,要对设备故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设备管理提供参考。

2.3 采样过程的规范操作

采样过程是空气监测的关键环节,规范操作能保证采集到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在采样前,要对采样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采样器的流量稳定、采样头清洁无污染。对采样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容器残留物质对样品造成污染。采样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采样时间、采样频率和采样方法进行操作。对于不同的污染物,其采样时间和频率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对于一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多次采样,以全面反映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变化情况。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在采样现场,要避免人员的剧烈活动、车辆的频繁往来等对采样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要做好采样记录,包括采样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等信息,以便对采样数据进行准确分析。采样结束后,要及时对样品进行妥善保存和运输。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和运输条件。例如,对于一些易挥发的样品,要在低温、密封的条件下保存和运输,以防止样品损失或变质。

2.4 监测数据的质量审核

监测数据的质量审核是保证空气监测结果可靠性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建立严格的数据审核流程。首先,由监测人员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初步检查,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理性。例如,检查数据是否有缺失、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值等。然后,将初步检查后的数据提交给数据审核小组进行审核。审核小组由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他们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判断数据是否符合质量控制标准。例如,通过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参数,对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数据是否存在系统性误差。对于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数据,要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查找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监测设备故障、采样操作不当,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果是设备故障导致的数据异常,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校准,并重新进行监测;如果是采样操作不当导致的,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纠正,重新采集样品进行监测。同时,要建立数据审核档案,对审核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日后对数据质量进行追溯和查询,为空气监测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3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是系统复杂工作,贯穿监测各环节,包括点位设置、设备管理、采样操作及数据审核,各步骤紧密相连、不可或缺。有效质量控制能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为环保决策提供依据,保障公众健康、评估治理效果、促进区域环境协调发展。未来,应加强对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视,完善现有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林,侯荣凯,刘晓宇 . 环境保护工程中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5,6(02):48-50.

[2] 殷磊 . 环境保护工程中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 [J]. 农村科学实验,2024,(2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