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阳飞燕
湖南嘉悦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衡阳 421001
引言
水利工程中的堤防与护岸工程,对防洪抗灾、保护环境和维持水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堤防工程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抵御洪水侵袭,保障周边地区的安全。护岸工程不仅关注岸线的稳定性,还结合了生态保护和美观需求。了解和应用施工技术和方法,有助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效能,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以供参考。
1 水利水电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的重要性
(1)防洪减灾。堤防护岸工程犹如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够有效阻挡洪水的肆虐侵袭,将洪水约束在河道范围内,极大地降低洪水泛滥对周边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以长江流域为例,每逢汛期,洪水流量剧增,通过坚固的堤防护岸工程,成功抵御洪水冲击,避免了大量人口和财产遭受损失,保障了流域内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2)稳定河岸。河流在流动过程中,水流的冲刷作用会对河岸造成侵蚀,长期以往可能导致河岸坍塌、后退。堤防护岸工程通过在河岸修筑防护结构,增强河岸的抗冲刷能力,保持河岸的稳定性,防止河岸因水流作用而发生变形或破坏,维持河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3)生态保护。合理设计和建设的堤防护岸工程,能够为水生生物和陆地生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例如,生态型护岸技术通过种植水生植物、设置鱼巢等方式,为鱼类、两栖类动物等提供了繁殖、栖息和觅食的场所,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 堤防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土料选择
土料是堤防护岸工程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填筑效果和稳定性。在土料选择时,需遵循两大原则。一是结合实际,施工前要对工程现场的地质环境展开详细勘察,精准掌握河段土质成分等关键信息,并依据抗渗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明确土料应具备的性能指标。当河道水体流速较大时,粘性土体因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成为土料的首选,可有效避免填筑堤坝遭受水体冲刷侵蚀;而在河道水体流速较小时,大颗粒砂土因其良好的透水性和一定的强度,适宜作为堤坝土料。二是就近取材,为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优先在临近施工现场区域挖取土料,减少土料运输成本和时间。土料入场时,必须严格进行性能质量检查,随机抽取少量土体作为试样送检,对于质量检测不达标的土料,坚决予以退回,必要时重新选择其他种类土料。同时,要仔细筛除土料中混入的腐殖土、树木枯叶、膨胀泡发土体、淤泥土、冻土等各类杂质,对于含水率超限的土料,需进行翻晒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符合施工要求。
2.2 堤身填筑技术
堤身填筑施工堤防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也是难点和重点,此项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堤防工程的质量,以及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在堤身填筑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分步施工,以实现对每个细节的有效控制。第一步,铺料。在进行堤身铺料操作中需保证铺料的方向和堤防工程的轴向相互平行,并进行均匀摊铺。堤身铺料施工中土料的选择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需结合堤防工程的防渗要求、设计要求、结构部位等合适土料。比如:亚黏土多应用在均质的土堤填筑中;黏性较大的涂料则可以应用在心墙填筑中,以提升防渗效果;砂性土则可以用于堤后填筑施工中。土料运输到填筑现场之后,将其中的杂物清理干净,粒径过大的土块需打碎后再摊铺,以保证摊铺厚度的均匀性。堤身铺料范围大,可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控制每段长度在100m 以上,铺料后及时跟进碾压操作,保证各施工段之间不会出现界沟。第二步,平土洒水。当土料摊铺完成之后,需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以提升压实效果。若含水量低于设计要求值,可通过喷洒适量清水的方法来提升土料的含水量,若含水量高于设计要求值,则可以通过翻拌、晾晒等方法来降低含水量,以促使土料含水量在最佳范围之内。第三步,压实。平土洒水完成之后,需及时开始碾压操作,为提升堤身压实效果,压路机的前进方向要和管槽相互平行,按照先慢后快的速度进行碾压,为提升压实效果,可在规定的碾压次数之上,多碾压 1~2 遍。第四步,质检和刨毛。土料压实完成后,可采用灌砂法来检测压实度,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对表面进行刨毛处理。
2.3 防渗施工质量控制
目前,常用的防渗方法有铺设防渗膜、设置防渗墙、采用粘土铺盖等。在铺设防渗膜时,要选择质量合格的防渗膜材料,其厚度、拉伸强度、抗穿刺性能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前,要对堤基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清除尖锐物体,防止防渗膜被刺破。铺设过程中,要注意防渗膜的拼接质量,采用热熔焊接或胶结等方法进行拼接,确保拼接缝严密,无渗漏。设置防渗墙时,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渗墙类型,如混凝土防渗墙、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水泥土防渗墙等。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墙体的垂直度、厚度和浇筑质量,确保墙体的防渗性能。采用粘土铺盖防渗时,要选择优质的粘土材料,其粘粒含量、渗透系数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铺盖的厚度和宽度要满足设计规定,铺设时要分层压实,保证铺盖的密实度。此外,在防渗施工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如采用注水试验、压水试验等方法检测防渗效果,确保防渗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4 验收流程与标准
首先,施工单位在完成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全面的自检,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我评价,确保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上相关的施工资料和质量检测报告。监理单位收到申请后,组织专业监理人员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实体质量检查和资料审查。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监理单位再次进行复查,直至初步验收合格。初步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参建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时,验收小组通过现场检查、听取汇报、审查资料等方式,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验收标准主要依据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相关水利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如《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等。只有当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各项检测指标符合验收标准,且施工资料齐全、规范时,才能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方可投入使用。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与科学应用,对保障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周边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土料选择、堤身填筑、堤坝压实等关键施工技术的严格把控,以及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生态型护岸等多种护岸技术的合理运用,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可知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水流特点、生态环境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优化选择施工技术方案。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进一步提升堤防护岸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建设水平,为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徐昂 . 堤防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J].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3,(01):71-73.
[2] 何奇芳 . 农田水利堤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探讨 [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05):78-80.
[3] 薛峰 , 赵盼 , 任泽俭 . 水利工程堤防质量控制与施工技术研究 [J]. 建设监理 ,2021,(1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