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建筑工程中的成本风险

作者

陈航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0

1 降低建筑工程中成本风险的意义

1.1 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降低建筑工程中的成本风险,对于企业而言是保障经济效益的关键。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通过有效的成本风险控制,能够精准把控各项费用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例如,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合理评估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提前制定采购计划并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就可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取高质量的原材料,从而直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1.2 提升项目竞争力

在众多的建筑工程项目竞争中,成本优势是一项重要的竞争力指标。当企业能够有效降低成本风险时,就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给出更具吸引力的报价。这使得企业在投标过程中更具优势,能够增加中标的几率。而且,较低的成本风险意味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更能按计划推进,减少因成本超支导致的工期延误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口碑和形象,为后续承接更多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1.3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建筑工程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降低成本风险有助于引导企业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企业会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比如,在人力资源方面,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和人员安排,确保每个岗位的人员都能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物力资源方面,合理规划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和频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使整个工程的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1.4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降低成本风险可以使企业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时更具韧性。当遇到市场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情况时,由于企业提前做好了成本风险控制,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危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良好的成本控制也有助于企业积累资金,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建筑工程中成本风险的措施

2.1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指导性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成本控制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优化。具体而言,首先要对工程项目的独特特点和具体的施工条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入并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对施工流程、资源配置、进度安排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调整。例如,在施工顺序的安排上,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工序重复和交叉作业,从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在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上,要根据施工进度的实际需求,精确计算所需材料的用量,力求减少材料库存的积压和浪费现象,进而显著降低材料成本,确保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2 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

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各类人员的积极参与,而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的控制效果。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成本控制的相关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之中,通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成本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成本意识。例如,通过系统的培训,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技巧,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返工现象,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和材料损耗,为工程成本的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2.3 强化材料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总成本构成中,材料成本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材料成本的控制无疑是整个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有效控制材料成本,必须从材料采购、运输、存储、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实施严格而精细的管理措施。在采购环节,要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公开透明的招标采购方式,精心选择那些质量可靠且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在运输环节,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选择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费用支出;在存储环节,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材料仓储管理制度,确保材料在存储期间的质量不受影响,同时有效防止材料的丢失和损坏现象;在使用环节,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坚决杜绝材料的浪费现象,确保每一份材料都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从而实现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2.4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工程变更往往是导致项目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来控制工程变更的发生。在工程正式实施之前,务必进行充分且细致的前期规划和设计工作,力求在设计阶段就尽可能地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更需求。对于那些确实无法避免、必须进行的工程变更,应严格按照既定的管理程序和审批流程来进行处理。具体而言,需要对变更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成本影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评估。此外,一旦工程变更获得批准,还应及时对施工计划和成本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这些变更不会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从而维护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

2.5 加强成本动态监控与分析

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必须对成本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深入的分析。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且高效的成本监控体系,定期对工程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分析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及时发现成本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迅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纠正和调整。在进行成本分析时,要特别关注那些成本控制较为薄弱的环节,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例如,可以通过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细致分析导致这些偏差的具体原因,并据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和成本状况的变化,还应灵活调整成本控制策略,确保整个工程的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效益的实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建筑工程成本风险可行且必要,其贯穿建筑工程各环节。从意义看,对保障企业效益、提升项目竞争力、促进资源配置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作用显著。通过优化施工设计、加强人员管理培训、强化材料成本控制、严控工程变更和加强成本动态监控分析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成本风险。未来建筑工程管理中,企业应更重视精细化管理,完善方法策略,以应对竞争,实现成本控制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健儒 . 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建筑工程中的成本风险 [J]. 大众标准化,2025,(07):59-61.

[2] 李瑞,张晓东.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风险因素分析[J]. 居舍,2022,(21):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