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及优化措施
原青云 权国英
青海永业行勘测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引言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以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配合绩效考核制度为主要实施手段,其规划对象是面向连续完整的全要素国土生态系统。从本质上看,国土空间规划要想协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多规合一”,关键是要通过协同具有多样性和矛盾性特征的规划目标,实现不同空间要素的优化配置。
1 自然资源资产的界定
将自然资源纳入资产化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在于明确界定其范围。这不仅涵盖了土地、水资源、森林及矿产等传统意义上的资源,还包括了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比如,气候调节、水体净化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旨在实现资源的保值增值,保障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安全,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手段,提升资源的经济、社会与生态价值 。
2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资产作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能够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增长,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建立健全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对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家国土空间资源的长远谋划与统筹安排,可以实现国土空间的有效管控与科学治理,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明确各类空间的功能定位与开发强度,优化空间布局与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可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地方政府要加强这两方面的工作,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3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路径
3.1 建立精细化自然资源资产清单
在全球资源环境日趋紧张、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亟须转型优化的宏观趋势下,构建精细化的自然资源资产清单,成为强化资源管理根基、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水平的关键。具体而言,采用多元数据整合技术,将高清晰度卫星遥感图像与地面实地调查数据有机融合,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解析能力,对土地、矿产、林木、水资源等各类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清查。这一过程不仅要准确界定资源的分布区域、数量规模,还要深入评判其质量等级,如土壤的肥沃程度、矿产的品位优劣等。根据清单数据,建立高度结构化且相互关联的资源资产数据库,为每项资源分配全球唯一识别码,并关联其地理坐标、面积 / 体积、权属信息、利用现状及历史演变等数据。为提高清单的时效性和精确性,需利用自动化数据采集装置和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将新资源发现、资源利用变化等信息录入数据库。同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按资源类型、地域层次、生态功能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分层分类管控,实现资源信息的快速准确检索与智能解析,为资源管理决策与国土空间规划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3.2 强化跨部门协作
对于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通常需要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这一目标可以通过组建跨部门团队来达成,并定期举行会议,确保信息在各部门之间顺畅流通,从而形成有效的协同作用。通过这样的信息共享平台,各参与方能够迅速掌握资源利用现状、环境动态以及政策更新情况,进而更好地协调各自的行动方案。比如,在土地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携手合作,确保项目实施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生态保护的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3.3 融合路径下的法规政策协同机制
法规政策协同机制是确保两者有效衔接,协同推进的制度的保障,通过构建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策目标与实施路径,可以为自然资源资产的科学管理与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提供坚实的法制基础。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协同机制要求各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对方的需求与约束,确保政策之间的互补性与一致性。为实现法规政策的协同,还需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搭建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信息等关键信息的实时共享与高效利用,方便各部门及时了解对方的工作进展与成效,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还要定期举办沟通会议,保证政策协同的顺利开展,经过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可以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分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法律法规可能已无法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与需求。因此,需要及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与完善,确保能够有效支撑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推进,积极探索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填补现有法律体系的空白与漏洞,为自然资源资产的科学管理与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法制保障。可见,构建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策目标,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
3.4 促进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信息化融合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的时空数据进行深度剖析,采用关联规则发掘、聚类分析、趋势预测等算法,揭示资源利用与空间演变的内在机制与未来趋势,为资源管理决策、规划编制及动态调整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融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尖端技术,打造智能化的规划决策支持系统。采用智能算法生成多种规划方案并进行比对,利用 VR/AR 技术实现规划方案的沉浸式、直观化展示,使公众能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规划内涵,也为规划师提供了方案优化与精细化设计的便捷工具。此外,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进行加密保护,运用访问控制技术严格控制用户访问权限,部署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设施,实时监测并有效防范网络攻击,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此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朝智能化、高效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发展是实现资源保护与区域发展平衡的必然选择。通过整合管理体制、优化规划编制、完善监管机制与强化技术支撑等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要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推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杰 .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J]. 建筑与预算 ,2023(03):31-33.
[2] 刘晓城 .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 [J]. 四川建材 ,2022,48(10):60-61.
[3] 刘文峰 , 胡睦功 , 吴瑛斌 .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研究 [J]. 城市建筑空间 ,2022,29(S1)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