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应用效果
夏才联
乐东黎族自治县冲坡卫生院妇产科 海南乐东 572534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延续性护理;性生活质量;盆底功能障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革 特别是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初产妇因为经验不足, 据调查资料显示 [2],大约有 3 进行干预,很可能会发展成慢 住院期间的短期指导,缺乏系统化、 康复依从性不足,效果不佳 延续性护理是种多学科协助 其核心在于为患者提供持续 探究其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 入 2022 年 11 月 -2024 年 10 月 本 院 88 例 初 产 妇, 随 机 分 组, 每 组 44 例。 研 究 组, 年 龄 22-36岁, 均 值(29.41±1.26) 岁; 孕 周 37-40 周, 均 值(39.11±0.26) 周; 新 生 儿 体 重 2831-3963 g, 均 值(3234.45±143.62)g。对照组,年龄 23-38 岁,均值(30.24±1.31)岁;孕周 37-41,均值(39.46±0.41)周;新生儿体重 2838-3975 g,均值(3257.51±152.38)g。一般资料计算结果 (P>0 .05)。
纳入标准:(1)初次分娩的产妇;(2)不存在妊娠期并发症;(3)足月、单胎产妇;(4)了解本次研究且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产妇存在精神疾病,难以沟通者;(2)既往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史者;(3)不能积极配合研究、随访者;(4)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发放产后指导手册,嘱产妇认真观看学习。强调产褥期各种禁忌事项,预防并发症。耐心解答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关于产后恢复的有关问题。开展喂养指导以及饮食指导,嘱产妇适当开展各类盆底功能锻炼。
研究组采取延续性护理:(1)选取护师及以上职称的 8 名护理人员成立护理小组,负责此次研究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开展盆底康 纳入群组,以便于定期发送产后康复相关知识 理: 产妇出院前,对于盆底功能 辅助其办理出院手续。( 制关于产后恢复和 妇的依从性。鼓励 练方法:①凯格尔运动 或者 平躺时进行,首先 每天 3-4 组。②阴道哑 大小的哑铃。每次训练 时将左腿弯曲使脚底 每天3 次。④物理 激治疗。(5)后 6 导,监督产妇每天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3.1 盆底功能:测定最大收缩力、协调性、静息状态肌电值和持续收缩力,以神经肌肉刺激仪测定。
1.3.2 性生活质量:于护理前和护理12 周后分别应用女性性功能量表评价,从性生活满意度(0.8-6 分)、生理性唤醒(0-6 分)、性生活疼痛(0-6 分)、性高潮(0-6 分)、对性的渴望(1.2-6 分)和阴道干涩(0-6 分)等6 个角度进行评价,满分2-36 分,分值越高,代表性生活质量越好。
1.3.3 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子宫脱垂等。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数据。连续变量以(
)形式呈现,分类变量采用[n(%)]表示。比较时,连续变量采用t 检验,分类变量采用 X2 检验。以 P<0.05 作为差异有意义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表 1 盆底功能比较( x ± s )

表 2 性生活质量比较(
,分)

2.1 盆底功能比较研究组盆底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性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续表 2 性生活质量比较(
,分)

2.3 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 05)。见表3。表 3 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盆底肌群是人体重要的支持结构,其担负着维持盆腔器官正常位置和功能的重担。初产妇妊娠及分娩期间,盆底肌群往往承受着较大压力,尤其是在自然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时,盆底肌群需要通过极度收缩来适应胎儿头部大小,这种高强度的收缩易造成盆底肌肉损伤,从而诱发功能障碍,影响产妇身体健康[4]。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临床越来越重视疾病的预防。对于产科来说,
后盆底功能恢复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应通过专业的康复指导,来改善盆底肌肉的力量、耐力和协调性,减少因分娩导致的盆底肌损伤所引起的慢性疼痛、尿失禁、子宫脱垂等问题[5]。
盆底功能是一 个长期且需要持续 理模式多集中在院内,受到时间、地点以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出院后因为缺乏专业指导,使其训练依从性较低, 的护理模式,通过信息化随访、远程指导等手段, 业的产后护理支持[7]。相关研究显示[8],延续性护理可 锻炼依从性,可更好地改善盆底肌力和功能。此次研究显示, 对照组相比 恢复相关指标更优、性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 P 总而言之,延续性护理用于初产妇产后护理中,通过持续性、个性化以及多维度恢复指导,可有效促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改善性生活质量,规避盆底功能障碍等问题,是提高产后预后的有效措施,应用及推广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 鹿艳艳 . 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J]. 婚育与健康 ,2025,31(3):172-174. [2] 王欣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5,37(3):187-190. [3] 陈建枚 . 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J]. 妇儿健康导刊 ,2024,3(18):143-146. [4] 赵聪慧 , 王晓莹 , 杨柳 , 张尊尊 .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肌收缩力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32(7):1573-1577. [5] 李凤文 , 张静 , 李秋丽 . 生物电刺激治疗联合延续性护理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盆底肌力变化的影响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7(16):117-120. [6] 卢颖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 [J]. 黑龙江医学 ,2023,47(14):1776-1778. [7] 闫利娜 , 刘陇萍 . 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影响 [J]. 贵州医药 ,2023,47(6):1003-1004. [8] 温银娟 , 徐康 . 时效性激励理论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8(18):183-186. [9] 赵 娜 , 李 雪 艳 . 延 续 性 护 理 对 初 产 妇 产 后 盆 底 功 能 康 复 效 果 的 影 响 分 析 [J]. 贵 州 医药 ,2023,47(4):654-655. [10] 邝结仪 . 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34(3):469-47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