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院感专业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

胡爱红

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东东营 257000

引言: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安全与患者预后最常见的并发问题之一,其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与医院声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活动的高度复杂化,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日益多元,对感染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系统化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感染管理中仍存在知识掌握不牢、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导致部分环节存在防控漏洞。院感专业培训作为提升管理质量的重要方式,能够从知识更新、技能强化、风险识别与流程优化等维度促进管理人员全面提升专业水平。系统化的培训不仅增强其感染防控意识,还能规范操作流程,及时发现与处置隐患,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本研究以 2022 年至2024 年间本院80 名感染管理工作人员为对象,通过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比较,探讨院感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干预效果,旨在为科学构建高效的院感控制体系提供数据支持与实践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我院感染管理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共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干预组接受系统化院感专业培训,对照组则执行常规院感管理流程。干预组中男 18 例,女 22 例,年龄范围 23~55 岁,平均年龄为 38.75±6.42 岁。对照组男 17 例,女 23 例,年龄范围 24~56 岁,平均年龄为 39.12±6.08 岁。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备可比性。

1.2 筛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在院内从事感染管理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或感染控制专员;

(2)连续从事感染管理工作满 1 年以上,具备独立完成感染控制任务的能力;

(3)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近半年内调岗或已提出离职申请的人员;

(2)存在严重身体疾病或心理障碍影响培训参与的人员;

(3)在既往院感管理过程中因重大差错被院方通报处分者;

1.3 培训实施细节

对照组采取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方式,包含日常监督巡查、季度通报制度与简单书面学习材料发放。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为期 6 个月的系统化院感专业培训,每月 8 学时,内容结构如下:(1)模块化理论教学:设置三大核心模块——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消毒灭菌技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占理论内容的 50% 。采用线上直播( (40%) )与线下工作坊( 60% )相结合方式,配合典型案例复盘,提高实用性。(2)操作流程训练:通过“急诊创伤处置”“PCR 污染应急”等 5 类模拟场景开展实操演练,按 WHO《感染预防与控制核心能力手册》评分标准考核,未达标者补训至合格。(3)能力评估与闭环质控:建立个人培训档案,记录阶段考核成绩。每季度开展 PDCA 评估,结合感染率监测与匿名反馈,动态调整培训重点,确保内容持续优化与管理质量同步提升。

1.4 观察指标

① 感染控制知识掌握率:通过统一的闭卷考试评估参训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标准防护、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等核心知识点,得分以百分制计算。

② 感染管理综合评分:采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估表进行量化评分,涵盖制度执行、流程完善、应急响应、资料留存等内容,总分 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院感管理越规范、质量越优。

③ 操作规范与风险响应能力:通过手卫生合规率和模拟事件响应时间评估参训人员的操作执行力与应急处置能力。合规率反映操作规范性,响应时间用于衡量风险识别与反应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如果 P<0.05 ,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感染控制知识掌握率

干预组在感染控制知识考核中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差异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 (P⟨0.05) )。

表1. 两组感染控制知识掌握率比较[n(%)]

2.2 对比两组感染管理综合评分

干预组其感染管理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感染管理综合评分比较(

干预组经系统化培训后,手卫生合规率显著提高,模拟事件中的风险识别与应急响应能力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3. 两组操作规范与风险响应能力比较( 或 %) )

2.3 对比两组操作规范与风险响应能力

3 讨论

在认知层面,模块化理论教学打破了传统碎片化学习模式,促使管理人员建立“风险—防控—管理”的系统性思维结构。在行为层面,实战训练使知识内化为操作习惯,根据《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模拟操作重复 3 次以上可使技能保留率提升 70% ,显著增强实操稳定性。在组织层面,闭环质控机制将个体能力的提升转化为组织效能,夯实管理执行基础。分层培训策略:对于工作年限不足3 年的人员强化无菌操作等基础技能;而任职10 年以上的管理人员则应重点提升感染监测数据分析的系统性能力。

结论

本研究证实,“理论 + 实战 + 闭环”系统化培训是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有效路径,其价值不仅在于短期指标改善,更在于构建“以培训促规范、以规范促安全”的可持续防控体系。

参考文献:

[1] 景荣 , 杨怡然 , 赵庆兰 . 强化专职人员能力,筑牢新疆地区感控防线——基于 WHO 发布的 IPC 核心能力手册开展院感防控培训的调查研究 [J].中国医院院长 , 2024, 20 (19): 80-83.

[2] 赵淑芳 , 郝锐莉 , 贺苗苗 , 刘靓 . 基层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现状调查分析 [J]. 陇东学院学报 , 2022, 33 (04): 71-74.

[3] 刘如如 , 王欣 , 庞松涛 , 付晗 , 陈晨 , 王飞 , 李文浩 , 雷晓岗 .西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配置与培训情况 [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 38 (10): 795-797.

[4] 李素玲.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 2020, 8 (16): 17+60 .

[5] 战前培训 让“战士”走的更远更稳 [J]. 宁夏医学杂志 , 2020, 42(03): 289.

[6]WHO.Core Components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grams[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20.

[7]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指南(2023 版)[S].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