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宋景忠
茂名市电白区岭门镇山后小学 525435
前言
英语作为一门具备工具属性的学科,其核心价值体现于达成语言表达、交流以及沟通的功能方面。在社会生活呈现出信息化特征、经济发展表现出全球化趋势的时代环境之下,英语的重要意义日益突出。作为一种关键的信息承载媒介,英语已经广泛地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对于学生来讲,若要熟练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自主学习的能力必不可少。所以,基础教育时期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现阶段的英语学习,更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长远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培育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够强化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再惧怕因课程难度产生的畏难心理,从而主动地去探寻知识;其次,这对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很有帮助,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独立完成相关任务,锻炼自身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可以促使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凭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及自我总结评估等方式,增强学习上的自律性;最后,还能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别,推动个性化发展,让具有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均能发挥自身优势。
二、小学英语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开展翻转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为了增强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方面的成效,教师可以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要点,在于把传统课堂的教学环节提前,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掌控权,引导他们自主规划学习时间、探索知识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出现转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收获,并且通过深入探讨以及解答疑问,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以“My favourite season”的教学作为示例,教师先制作好教学课件,安排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掌握像“rainy”“sunny”这类天气方面的词汇以及“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这样的重点句式。与此同时,指导学生拟定预习计划,自主钻研学习内容,并且在课件里给出提示,辅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讲解词汇的意思、剖析句式的用法,及时纠正错误之处;组织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讲解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又能够激发他们预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周边的各类事物天然怀有强烈的好奇之心,这种探索欲极为可贵。教师要充分挖掘和运用这一特质,用心去构建课堂教学,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洋溢着欢快愉悦的氛围。
以“What's the elephant doing?”为例,其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领会并熟练掌握用以描述动物动作的相关表述,能够运用该句型针对动物行为展开提问与作答。明确此教学目的后,教师首先为学生设计情景模拟环节。教师预先准备一些诸如大象、猴子、兔子等动物的玩偶,选取一位同学扮演大象,通过肢体动作模仿大象平时的常见举动,像是用手臂模拟大象鼻子的摆动、缓缓行走等动作,而其余同学则要快速地进行抢答:“The elephant iswalking /swinging its trunk...” 这一教学举措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反应速度,瞬间活跃了课堂气氛。随后,教师播放一段饶有趣味的动画视频,视频中不同动物正在进行各式各样的动作,并且旁白以英语清晰地讲出“What's the elephant doing? It's eating.”“What'sthe monkey doing? It's climbing.”等语句。教师要求学生跟随视频里动物的动作一起做,并大声跟读旁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询问:“同学们,大家愿不愿意像视频里那样,亲自来表演动物的动作,进而考一考其他小伙伴呀?这样回家之后,还能和爸爸妈妈一同玩这个有趣的游戏,好不好呀!”学生们纷纷给出肯定回应:“好!”于是,紧接着教师结合玩偶和教材,详尽阐释有关动物动作的词汇以及该句型的正确使用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开展分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信心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自主学习的自信程度,教师能够推行分层式教学。教师需要全面考量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基础状况、认知水准以及学习能力等因素,依据学生的成长特征与学习需求展开分层操作。
例如,在“Did he live in New York?”这一单元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把学生划分成三个不同层次。处于基础层次的学生英语能力相对薄弱,教师会指引他们领会核心句子的意义,学习诸如 city、apartment 这类基础词汇,掌握“Did + 主语 + 动词原形 + 其他?”这样的句型并且完成简易的造句;处于良好层次的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学习较为主动,教师会要求他们自行研读课文,探究一般过去时的应用法则,编写包含 3 - 4 个回合的情景对话;而处于优秀层次的学生具备突出的能力,教师会鼓励他们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性学习,阅读课外相关资料,围绕单元主题创编融入复杂句式的完整故事场景对话,并以录音或者表演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通过这种有差别的任务设定,分层教学能够精确契合学生的需求,切实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
结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属于课堂改革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全方位提升学生素养的核心要点。不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秉持“慢教育”的理念,逐步引导每一位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成效。同时要致力于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愉悦的氛围里主动参与学习,充分感受学习带来的愉悦。
参考文献:
[1] 冀宏晔.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 青海教育,2022(01).
[2] 崔明双.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J]. 情感读本,2021(05).
[3] 张艺容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探究 [J]. 课程教育研究,2022(1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