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
练桂香
云浮市邓发小学 广东省云浮市 527300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导向。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如何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升德育教育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与小学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理论探讨的方法,系统梳理了核心素养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施路径。
一、核心素养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
核心素养与德育教育在育人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都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强调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而德育教育则侧重价值观塑造和道德行为养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育人体系的基础框架。核心素养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而德育教育则是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路径。
从内容维度看,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与德育教育内容高度契合。德育教育所强调的责任担当、诚信友善等品质,正是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的重要内容。同时,核心素养强调的文化基础也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支撑,使德育教育能够植根于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在实施过程中,核心素养为德育教育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指导。核心素养强调的跨学科整合、真实情境创设等理念,为创新德育教育方式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德育教育的实践经验也能反哺核心素养的落地实施,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育人质量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教师是实施核心素养导向德育教育的关键主体,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教育成效。学校应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差异化的培训内容。新入职教师培训应着重基础能力培养,包括核心素养理念解读、德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等内容。骨干教师培训则应侧重教育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课题研究、教学示范等方式,引领德育教育改革方向。培训形式要突破传统讲座模式,增加工作坊、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深度参与和体验。
学校应组建跨学科的德育教研团队,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教研内容要聚焦实际问题,如核心素养在德育课堂中的具体体现、学生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等。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察、教学反思等环节,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研究文化。同时,要搭建校际交流平台,组织区域性的德育教学研讨活动,促进经验共享和协同发展。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将德育教育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要多元化,结合教师自评、同行评议、学生反馈等多种渠道,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评价结果要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为每位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化与拓展
家校合作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支撑,需要建立更加紧密和有效的沟通机制。学校要主动搭建多元化的沟通平台,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外,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实现实时沟通和信息共享。沟通内容不应局限于学生的行为表现,更要深入交流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和核心素养培养情况。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活动,系统地向家长传递核心素养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育人能力。
学校要与社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适合小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活动,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同时,要邀请社区各界人士走进校园,担任德育辅导员或活动指导者,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教育体验。通过校社联动,构建开放式的德育教育网络。定期收集家长和社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策略。可以成立由学校、家庭和社区代表组成的德育工作委员会,共同研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议题,形成教育共识。通过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确保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三)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学校应加强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设,开发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多媒体德育素材。这些资源要注重情境性和互动性,通过生动的动画、视频等形式,将抽象的价值观教育具象化。同时,要建立德育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和更新,为教师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支持。资源开发要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德育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拓展德育教育的时空边界。开发德育类教育 APP 或小程序,通过游戏化学习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为个性化德育提供数据支持。但在技术应用中要把握好度,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格影响。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培养其信息甄别能力和网络行为规范。建立网络德育阵地,通过校园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传播正能量,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同时,要关注数字鸿沟问题,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享受数字化德育资源,避免因技术条件差异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结语:
核心素养为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课程整合、活动创新和评价改革等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品德素养的全面发展。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实施核心素养导向德育教育的差异化策略,以及信息技术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等问题,为深化德育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颖.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数学之友 ,2024,38(10):20-22.
[2] 赖淑云 .“互联网 + 教育”环境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18):30-32.
[3] 陈镇水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研究 [J].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4(4):6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