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提升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方法实践
刘真灵
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校 重庆 401121
前言:
作为美术语言的核心要素,色彩是学生认识世界、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小学美术教材中针对色彩教学内容的编排对儿童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做出了充分考虑并通过丰富的主题、形式来带领学生去接触色彩知识。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存在色彩认知模糊,或者是情感表达不足等问题,给其美术核心素养发展带来了一定制约,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针对学生色彩感知力的培养应给予足够重视。
一、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在学生方面。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较为薄弱,对色彩明度、纯度变化的敏锐度不够。还有就是创作应用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在自由创作中,容易出现色彩搭配不协调,或者是主题表达不清晰等情况。
其次,在教学方面。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依赖性较高,对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视度不够。还有就是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特别是教材文化的挖掘上还有待优化,不利于学生色彩文化事业的拓展[1]。
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提升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方法实践
(一)挖掘教材主题,创设色彩教学情境
首先,可围绕地域文化来将色彩感知充分激发出来。美术教材中蕴含的湖南本土文化元素有很多,教师可将其视为切入点来优化色彩教学活动设计,精心设计各项教学环节。比如:以《花手帕》这节课为例,就可在色彩教学中将蓝白相间的传统纹样展示出来,让学生对其中的靛蓝色的深浅变化做出细致观察,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来让学生主动尝试运用蓝色系水彩来进行简易纹样的创作,让学生对传统色彩的独特魅力有充分体会。比如:以《春天来了》这一主题为例,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中,可尝试带领学生对自然景观中的绿色层次做出细致观察,实现对色彩、环境关系的逐步理解 [2]。
其次,创设故事化情境。基于对教材主题的认真分析来进行色彩故事的设计。比如:以“童话里的小屋”这节课为例,就可联系小学生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来创设“魔法色彩王国”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为小屋选择适合的色彩来解锁不同的“魔法任务”,通过趣味互动交流的增加来实现对色彩搭配原理的理解把握。
(二)优化教学方法,增加色彩实践体验
运用多感官教学法。注重视觉对比。可通过对教材中图片资源的充分利用来进行色彩对比游戏活动的组织。比如:以“对比色”为例,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将教材中马蒂斯的剪纸作品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对红与绿、黄与紫的强烈对比效果做出细致观察,之后再尝试运用对比色来进行“动物面具”的设计,为教学过程增添更多活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的显著增强。重视触觉感知。比如:以“花格子小牛”这节课为例,可将丝绸、抹布等不同材质的彩色布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触摸来对色彩在不同材质上的质感差异做出充分感受,然后尝试以拼贴的方式来进行色彩肌理画的创作 [3]。
优化跨学科融合教学。一方面,可将音乐和色彩联系在一起。比如:以“画声音”为例,就可在教学中给学生播放不同节奏、情感的音乐,如,欢快的《春之声圆舞曲》、舒缓的《月光曲》等等,让更多学生懂得如何通过色彩来将自身对音乐的真实感受充分表达出来,将听觉体验合理地转化成视觉语言;另一方面,可将文学和色彩结合在一起。围绕“古诗配画”等教材中的诗词插画来带领学生围绕诗句意境去选择适合的色彩来进行美术创作,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也可进一步强化色彩想象力、文学素养的培养。
(三)丰富实践活动,发展色彩运用能力
首先,可联系实际情况,分层进行实践任务设计。围绕学生能力差异来为其设计更适合的任务。比如:以“梦幻的城堡”这节课为例,对于基础任务,可运用蜡笔来对城堡色彩进行平涂;进阶任务,则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渐变色来进行光影效果的展示;拓展任务方面,可引导学生借助立体造型、综合材料来进一步增强色彩表现力。
其次,可进行项目式学习活动的组织。可围绕某一主题来进行色彩创作项目的组织。比如:可围绕“校园色彩改造计划”来设计项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别为教室、走廊设计适合的色彩装饰方案,让学生获得更多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色彩知识的机会,同时还可进一步强化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完善教学评价,实现能力持续发展
评价标准要多元化。可围绕“色彩知识掌握”“合作能力”等不同维度来进行评价表的制作。比如:在对“我的自画像”这类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学生的色彩搭配是否合理,还要关注学生想要通过色彩来进行哪一个性特点的传递;还有就是过程性评价记录也很重要。可借助教材中的“成长档案袋”这一板块来对学生的色彩实验稿、作品修改过程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然后通过阶段性对比来让学生对自己色彩感知能力的成长情况有直观的认识,为后续的改进提供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之后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编排特色做出充分挖掘,以多元化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来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色彩学习兴趣,为其感知、运用能力发展构建良好的条件。同时,针对信息技术与色彩教学的有机融合也要给予足够重视,通过多样实践活动组织来让学生对色彩产生透彻理解,为之后的学习应用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别力克·居马别克 .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2019 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乌苏市第六中学;2019:81
[2] 杨天烨 .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鉴赏能力的途径分析 [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5,(04):145-147.
[3] 杨捷 . 小学美术教学数字化转型推进实践研究——以“色彩感知”教学案例研究为例 [J]. 现代教学 ,2024,(S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