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药食同源 本草入味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幼儿园中草药课程与园本课程的有效融合

作者

李彦鸿

鹤壁市实验幼儿园 河南鹤壁 458000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当下,幼儿园课程建设更加注重生活化、本土化与多元化。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科学知识与生活智慧。“药食同源”理念强调许多食物兼具药用价值,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既能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感知传统文化,又能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中草药课程与园本课程进行有效融合,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丰富园本课程内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药食同源理念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

(一)文化传承价值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药食同源思想体现了古人“寓医于食”的智慧。幼儿阶段是文化启蒙的关键时期,通过认识常见的药食同源本草,如红枣、山药、枸杞等,幼儿能够初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二)健康意识培养

药食同源本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幼儿在参与种植、制作、品尝药食同源食物的过程中,能够直观了解食物的营养与功效,如生姜驱寒、百合润肺等,逐渐形成健康饮食观念,提升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综合能力发展

中草药课程涵盖观察、探究、劳动、艺术等多领域活动。例如,幼儿在种植薄荷时需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用绘画记录变化;制作菊花糕时锻炼动手能力;讨论本草功效时发展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这种跨领域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下幼儿园中草药课程与园本课程融合的意义

(一)丰富园本课程内涵

园本课程强调立足幼儿园实际与特色。将中草药课程融入其中,能够引入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实践内容,打破传统课程的局限性,使课程内容更具本土性与创新性,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落实生活化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育回归生活。药食同源本草取自自然,贴近幼儿生活经验。通过采摘、烹饪、制作香囊等活动,将课程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实现“生活即教育”的目标。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融合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资源整合与跨领域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在设计中草药与园本课程融合方案时,需深入研究中医药知识、创新教学方法,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课程建设能力。

四、幼儿园中草药课程与园本课程融合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幼儿的学习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课程设计应遵循幼儿认知特点,采用游戏、故事、儿歌等趣味化形式。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小小药师”,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本草、了解其用途,激发学习兴趣。

(二)安全性原则

药食同源本草虽安全性较高,但部分本草存在食用禁忌。课程实施前,教师需充分了解本草特性,确保活动材料与环节安全可控,避免幼儿误食或过敏等风险。

(三)整体性原则

融合课程应注重各领域的有机整合,避免内容碎片化。例如,将科学领域的植物观察、艺术领域的本草绘画、社会领域的文化探究相结合,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五、幼儿园中草药课程与园本课程的融合路径

(一)课程目标融合

在制定园本课程目标时,融入中草药课程的育人价值。例如,将“了解常见药食同源本草的名称与特征”“感受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纳入科学与社会领域目标,使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发展目标有机结合。

(二)课程内容融合

1. 主题活动渗透:设计“神奇的本草”“舌尖上的药食同源”等主题活动,围绕某一本草或食物展开系列探究。例如,以“艾草”为主题,开展艾草种植观察、制作艾草青团、讲述艾草故事等活动,将科学、艺术、健康等领域内容融合。

2. 区域活动拓展:在美工区投放干草、叶片等材料,供幼儿制作本草贴画;在生活区设置“小小厨房”,让幼儿参与制作山药粥、红枣糕;在科学区观察中草药标本,比较不同本草的形态特征,延伸课程学习空间。

(三)教学方法融合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课程吸引力。例如,运用多媒体展示本草生长过程,通过实地参观中药房、中医药博物馆等开展实践教学,邀请中医专家或家长志愿者进课堂,以生动的讲解与互动激发幼儿兴趣。

(四)家园共育融合

通过家长会、公众号、亲子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药食同源理念与课程价值,鼓励家长参与课程建设。例如,开展“亲子本草种植”“家庭养生食谱分享”活动,形成家园教育合力,拓展课程实施空间。

六、课程融合的实践案例与反思

幼儿园开展“本草乐园”园本课程,以药食同源为切入点,设计系列活动:春季组织幼儿种植薄荷、紫苏,观察植物生长;夏季开展“清凉一夏”主题,制作薄荷凉粉、绿豆汤;秋季带领幼儿认识山药、百合,制作养生糕点;冬季通过制作姜茶、艾草泡脚包,感受本草的温暖功效。

实践表明,课程融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如课程资源开发不足,部分教师中医药知识储备有限,家园共育深度不够等。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整合社区资源,深化家园合作,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七、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药食同源理念融入幼儿园课程,实现中草药课程与园本课程的有效融合,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明确融合原则、创新融合路径、加强实践探索,能够让幼儿在本草文化的浸润中健康成长,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幼儿园应继续深化课程融合实践,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让药食同源本草在幼儿教育中绽放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李彦鸿(1994.7),女,汉,河南省汲县,本科,中小学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