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
魏振栋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些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引言
目前大众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智能建筑,绝大部分使用功能都是依靠各类机电设备实现的,因此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使用功能,对此必须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分析与探讨明确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要点。
1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房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是提升房屋整体功能的关键。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严格落实机电安装作业规范标准,保证质量管控机制能逐步落实,从而使机电工程项目质量符合设计预期,保证房屋建筑功能得以发挥,为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房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建筑安全性。通过全过程管控操作手段,确保机电安装全过程都符合预期,结合安全监督方案,优化建筑机电安装各环节的有序性和执行力,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双赢目标。因此,房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智能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
2.1 配电装置的安装
应充分了解建设项目的供配电系统,对照设计图纸总说明进行分析,明确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条件,然后按照设备的规格型号形成配电装置材料表。在正式安装之前,需要根据配电装置图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提前做好施工局部,确定可能影响施工的位置,实时监控和分析智能技术和各种传感器的科学应用,在机电设备进行试运行和使用情况检查时,可使用应急供电系统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一定要做好用电方案。另外,在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位置设立警示标志,并配备手动配电开关,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强电系统的安装
建设工程强电系统安装包括开孔挖槽、铺设管线、防雷防电、接线盒、管桥等安装工程。在充分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再确定高度,装修施工工程材料确定抹灰装饰厚度,合理预留管道、线路、箱体、孔洞,控制好机电设备的动力需求与实际设备电力需求。科学地设置配电柜(箱),保证电压的转换与稳定,尤其高度和位置必须满足规范和图纸的要求,防止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涉及供热和燃气用电时,必须结合建筑物内部布局和场所经营功能,确定开关与插座的位置,然后做好防雷防静电措施,监督纠正隐蔽管道、母线槽、导管的安装,认真检查管道安装情况,确保管道平直、无皱折、光滑、无缺陷等。
2.3 管线敷设
强电管线需采用镀锌钢管或 JDG 管,暗敷时保护层厚度 ⩾30mm ,明敷时支架间距均匀(水平段≤1.5m,垂直段≤2m),确保接地可靠;弱电管线(如光纤、网络线)需采用金属桥架或波纹管保护,敷设时避免过度弯曲(弯曲半径≥ 10倍管径),接头处做好密封防潮处理(尤其是地下机房与潮湿区域)。对于智能照明系统的管线,需在敷设时预留智能开关、传感器的接线盒,位置偏差控制在 ±10mm 以内。
2.4 弱电设备安装技术
弱电设备安装是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安装难度较大。弱电设备安装需要安装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仅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安装工作结束后,还要对弱电设备进行调试,为设备运行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提升设备安装效率与安装质量。在弱电设备安装中,包括很多不同的设备,其中,电话通信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纵横布线系统安装、防盗报警器安装属于重点安装环节,需要专门技术人员操作。安装工作开始之前,要对设备性能等各方面进行检查,确定设备型号、数量、质量等方面满足需求。只有各方面指标都满足需求,才能开始进行安装。
2.5 监控系统安装技术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中,要充分考虑检修与安装的便利性、较高的运行效率等方面。为确保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出现故障问题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要将监控系统安装落到实处,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优势凸显出来。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管型温度传感器或者通信线路等重要位置安装监控系统,并对预警参数进行科学设计,为确保监控设备能够实现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全方位、实时监督,注意连接监控设备与中央控制室 CPU。比如,某机电设备在运行期间,发生异常情况后会触发相应的装置,监控系统发现后第一时间预警,将异常信息以及具体情况,及时传输给总控制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数据信息分析,可以实现对故障区域的快速锁定,从而合理规划检修工作、设备故障排除工作等,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3 智能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积极推动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绿色节能和信息化管理技术为机电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5]。然而,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和施工人员技能欠缺等诸多挑战。为了突破这些障碍,政府、行业协会和施工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政府在推动新技术应用方面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对机电工程新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设立专项研发基金,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管理系统、节能设备和绿色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例如,一些地区政府设立了绿色建筑专项基金,对采用新型节能技术的建筑项目给予资金补贴,有效激发了企业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3.2 优化安装美观性
为保证房屋建筑机电安装控制工作的综合水平,不仅要对具体技术内容进行校准和管理,还要对安装操作后的整体美观性予以控制。结合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了解结构的具体使用需求,对安装的装置进行综合检查和监督,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拣,更好地避免施工作业紊乱造成的美观性不足。严格优化设计方案,在保证房屋建筑机电工程项目作业效能的同时提高整体观感,提升工程项目的作业效能。
3.3 材料与设备的质量管控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如智能控制器、传感器、通信模块)对精度与兼容性要求极高,质量控制需从源头把关:材料进场验收采用“双验证”模式,既核对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又通过 RFID 标签追溯生产批次与质检数据(如电缆的绝缘电阻、光纤的衰减系数);对智能设备(如 BA 控制器、网络交换机)进行通电测试,校验固件版本与设计兼容性(如是否支持 BACnet 协议),不合格产品坚决退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安装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决定了建筑使用功能能否正常发挥。以上对建筑工程建设中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旨在为实际的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提供可靠技术参考。需要注意的是,BIM 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建筑机电安装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建议在将来的建筑机电安装中尽可能引入BIM 技术。
参考文献
[1] 邓功志. 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管理分析及优化策略[J]. 建筑,2024(6):89-91.
[2] 孙锐 . 智能建筑中的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技术分析 [J]. 电子技术,2023,52(5):164-166.
[3] 刘春廷 . 智能建筑施工中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手段 [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