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生态视角下大学生防艾宣传片创作的心路历程
蔡思琦
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
一、引言
1.社会层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艾滋病(AIDS)的传播与防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129万名,其中2023年新报告病例11.05万例。新形势下,防艾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
2.学校层面
大学校园是青少年学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社群,在校园内落实好防艾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大学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大学学子进行生命教育。防艾宣传工作的落实,既能帮助大学学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感染风险,又有利于校园安全。
3.学生层面
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有些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健康意识和防护知识,他们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在大学生群体内进行防艾知识宣传,可以提高大学生防艾意识及行为的提高,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社会大众对艾滋病的了解和包容,对整个社会的防艾工作发挥舆情正能量作用。
二、信息生态视角的引入
信息生态是一个由人、行为、价值和技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构成的系统。在信息生态中,其核心并非技术,而是技术所服务的人类。
信息生态视角关注的是信息在特定环境中的产生、传播、接受和利用。在防艾宣传中,信息生态视角关注的是艾滋病信息的传播过程、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信息的利用效率。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大学生防艾宣传片的创作、修订和传播的心路历程,旨在提高大学生防艾意识,推动社会防艾工作的深入发展。
高质量的防艾宣传片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作为一种视觉传播媒介,还以其简洁、方便、直观等优点,快捷地传播到每一个角落。防艾宣传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语言,向大众传递防艾知识,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提升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上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面对信息化时代的社会新背景和传播环境,制作怎样的防艾宣传片以提高其宣教效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一名大学生的角度,分享一次修改防艾宣传片的经历,深入探讨防艾宣传的创作思路与实践过程。尝试围绕信息生态视角,重信息传播中人的力量、行为路径及效果评估,着重讨论大学生如何参与防艾宣传片的脚本撰写、完善修改、重组剧本等步骤,旨在提高公众对防艾知识的认识和防艾意识的提升,并从学生视角出发,探讨防艾宣传片创作的传播效果。
三、防艾宣传片创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作为校红十字会文化传媒人,笔者主动加入宣传队伍。考虑到笔者是新人,对防艾相关知识的了解尚不全面,防艾宣传片的创作、修改均为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信息传递的正确性。
1.对个人而言
通过个人对理论知识的专研,从以前的一知半解到后来的融会贯通,提高了个人对防艾知识的获悉;通过对上级任务的传达、内化,提高了个人领悟力和执行力;通过与组员对细节进行雕琢的过程中,提高了个人编辑能力和审核能力。
2.对群体而言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导者,他们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将直接影响社会的防艾工作。除此之外,大学生也是防艾宣传的传播者和亲历者。当笔者带着半成品给身边人提修改意见时,会不自觉带动他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隐性宣传者和受益者。因此,大学生参与防艾宣传片的修改是必要的。制作团队成员在集中分析同伴作品的优缺点时,加深了对自身作品、知识点的再认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防艾宣传片创作的心路历程
1.接受任务——懵懂期
初期阶段,笔者认真审题、精心策划,琢磨脚本如何撰写、思考知识点如何串联,从网上收集信息入手,获取正确信息,如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防治方法等,以免误导他人。
2.指点迷津——明朗期
笔者在团队创作过程中,定期召开会议,共同讨论修改方案、分享思路和经验,让语句更连贯,情节更合理,主要修改了三稿。
一稿,初次试水,了解背景和目标后,笔者对内容进行了审视和优化,初步设定了防艾和猴痘两个方向,人物有三人,仅创编了一个场景,以偏向口语化的对话形式进行阐述。
二稿,场景细化,缩小范围聚焦“防艾”,突出核心主题;微调剧本走向,场景增加至三个,角度创新,剧情有冲突;人物描写增加心理活动,如神态、动作、语言等,更好地推动剧情走向,用表演打动观众;后期剪辑,让活动更耐看。
三稿,重组剧本,适当留白,以旁白文字转场,打造期待效应;对专业术语进一步清晰、准确阐述,向观众传输正确的防艾知识;倍速微调压缩时间,同等时间给观众更多信息;增加或轻松或低沉的应景特效,提高观众听觉体验。
3.大功告成——收获期
结束阶段,根据视频剪辑效果完善文本。结合不同大学生的视角和生活经验,进一步提出修改建议。同时,发动身边人加大宣传和推广,让团队的努力和尝试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五、防艾宣传片创作的效果评估
1.传播效果
宣传平台的拓宽:经过多轮修改,宣传片日趋优质,如果有幸获奖,将会在更大平台得到宣传。我们可以利用抖音或B站等平台推广团队作品,随着点击量的增加,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宣传的决心。
受众范围的扩大:修改后的防艾宣传片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共鸣,从而扩大了受众范围。
2.接受效果
关键措施的接受度: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对于防艾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对于防艾宣传片的修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宣传帮助他们了解危害、预防措施、正确知识、就医安全、释放情感压力、预防防治等,如避免前往非法采血站卖血,而是正规途经献血。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修改后的防艾宣传片更加准确地传递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利用效果
优质素材的宣传:信息时代,大学生有很多渠道学习防艾知识。只要够好,就会有人愿意推;只有新颖有趣的素材,才会吸引观众潜移默化中了解防艾知识。
预防意识的提高: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修改后的防艾宣传片提高了观众的预防意识,使他们更加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换句话,传播效果主要关注宣传片的传播范围、传播速度和传播深度;接受效果主要关注大学生对于宣传片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利用效果主要关注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防艾知识的程度。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评估,可以了解防艾宣传片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防艾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六、防艾宣传片创作的建议和展望
1.多渠道宣传
通过学校内部的各类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以及校际之间的合作推广等。还可辅助街头采访(看受访者的当场作答,了解受访者对防艾知识的了解程度)、海报或横幅静态宣传(校园内进行主题宣传)、班会课宣教(班级成员自由组队、自选命题,围绕不同主题在集体面前进行宣教)等。
2.多角度宣传片
考虑到不同群体需求,以确保宣传片的普适性。深入了解大众需求,拟定传播角度,制定合适的传播策略,注重整体结构和节奏,使其更加紧凑、流畅。注重宣传片的时效性、针对性和互动性,以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3.知晓率评估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共同推进防艾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突出重点,如提高“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切实提高宣传干预的覆盖率,对不同知识点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
结语:创作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应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防艾宣传片的创作和完善中,发挥创新力和想象力,关注艾滋病信息的传播过程、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信息的利用效率,制作出生动、真实的防艾宣传片,为防治艾滋病工作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持续关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公众的防艾意识,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