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
汪梅紫
安徽职业技术大学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关键字: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风的教育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什么样的家庭家教家风以及怎样建设好家庭家教家风”等一系列问题,对做好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中国式家庭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发源于家族内部,经世代传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优秀传统家风内涵丰富,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它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与其教育功能分不开。
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内涵
优秀传统家风发源于家族内部,是一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集合,在内容上既包含礼仪规范,也包括族规家训。传统家庭礼仪规范是优秀传统家风的核心内容之一,人们的一切行为举止都要以此为基准而展开,因此作为一种教育机制,优秀传统家风的规范性特征不言而喻。
优秀传统家风产生于家庭生活之中,以家庭教育为主要传授方式,以家训、家规等书文载体以及口耳相传的训诫语录等形式进行传承。优秀传统家风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表达当然不是天然固定的,在表达方式上它既采取道德激励又同时运用规矩约束,是家庭、家族世代传承而来的处事方法、道德准则的统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内容丰富,涉及做人、为官、治学、治家等多方面,完美的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从伦理学视域出发,家风文化是家族成员整体道德品貌、精神素养的外在表现。正如崇尚品德是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中对家庭成员个体的基本要求;尊老爱幼、孝悌为本是其核心表达;诚实守信、清正廉洁是其倡导子孙后代的处世之风。在当代,优秀传统家风体现了家庭伦理情怀和家庭美德,它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传承中铸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成为刻在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的气质、风格。人们常说,好的家教培育出好的家风,在当代优秀传统家风对党员的各方面培养有莫大意义,优良优秀传统家风对优良党风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修身思想、齐家思想、治国思想。“修身”顾名思义就是重视个人的行为、品行与修养,强调修身则要强调子孙先立志后自省。首先确定自己想要到达的道德水平的高度,继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并做到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优秀传统家风中的修身思想是优秀传统家风的基础内容,对提高家庭成员道德修养、让子孙后世明理知义有重要作用。“齐家”是指:强调家庭团结和睦,重视家庭成员对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培养。家庭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孩子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在步入社会前应然已有了一定的倾向。如《家范》中引用晏子的话说:“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颜氏家训》强调:“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都是强调在庭中要重视伦理关系,团结一致为家门士族的荣光而共同努力。“治国”是指:长辈教导后世要爱家爱国,学好本领、忠于国家、报效社会。中华民族长期处在大一统的政治环境之中,平民百姓、世家贵族都接受着统一的政治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家贵族会教导子孙为政之道以及如何处理国与民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而平民百姓则会教导后世如何遵守法纪、维护稳定秩序、反对社会分裂等思想。
二、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优秀传统家风的首要功能。优秀传统家风的教育功能是通过实现家风文化中的条约规范,在思想上影响、引导家庭成员,从而使之做出正确的行为。它的实现方式通常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直接式的教导,最终以深刻的感染力影响着整个家族成员。长久以来,家风文化是以自家的门风规矩展示普世的人文价值,优秀传统家风的作用对内表现为约束,是为伦理教育功能;对外作用为效仿榜样,能够促进党风社风,是为政治教育功能。
(一)优秀传统家风的伦理教育功能
教育以培育良好人格作为主要目的。在过往社会,高门士族极为重视家教门风,对本家族后世子孙的品格修养要求较高。在世家大族之中,地位较高的家长会制定家规、家训来约束家庭成员,亦或通过家庭之中形成的文化氛围感染成员,以此对后世子孙个性培养、道德品质进行约束教育,良好的品格和素养也因此在家族内部一代代传承下来。
1. 优秀传统家风伦理教育功能的含义
优秀传统家风伦理教育功能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与基础。在传统社会,以伦理为核心政治环境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宗法制社会,这样的社会以重视血缘伦理为特点。在此社会环境中,谈及教育以及培育人才要从家庭本身的道德教育出发。优秀传统家风的道德教育是指应用优良家风文化对家庭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达到培育成员个体增强理想信念的目标。从过程来讲,一种优良的道德品格需要在生活实践中点滴积蓄,而传统家风恰恰就是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教化。优秀传统家风的形成来源于日常生活,它在家庭生活之中通过家庭成员实践规范和家人之间日常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是伦理道德教育的有益资源与工具。
2. 优秀传统家风伦理教育功能的意义
首先,应用优秀传统家风对个体成员进行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它的伦理效用明显,对人的理想信念塑造作用巨大。当代社会转型期间,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关系。当矛盾关系冲突激化的时候,一些人包括一些党员在纠结迷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为人民服务意识减退,先锋模范作用弱化等情况。要想解决思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除了强调党内教育以外,在家庭之中树立优秀家庭文化、培养严正家庭氛围能够进一步督促个体成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定。
其次,家庭化的伦理教育,是家长亲身示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巩固和补充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内部教育。家庭和社会都是培养个体成员成才的场所。稍有区别的是家庭教育相较于社会教育来说,对成员的思想信念培育成效更大。由于社会这个整体组织包含了太多的生产生活实践,而在社会教育下的成员也是纷繁复杂的个体,所以在理想信念教育上,社会教育对个体成员来说是整齐划一的、笼统式的教育。而就家庭来说,因为家庭差异性,不同家庭在对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求上各不相同。因此与社会培养人才目标不同的是,应用家风文化进行具有家庭特色的理想信念教育更会成效斐然。
(二)优秀传统家风的政治教育功能
1. 优秀传统家风政治教育功能的含义
首先,文化的产生条件和作用范围脱离不了一定的政治环境与政治氛围的影响。在优秀传统家风的内容中“家国一体”“先国后家”等内容与传统政治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优秀传统家风相应地也包含特殊的政治意蕴,这种政治意蕴体现在家庭成员对国家的荣辱感和家国情怀精神方面。在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者看来,家庭与国家是紧密相连的,宗族伦理形成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传统优秀家风中蕴含着的家国情怀内涵,对家庭成员接受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提升政治素养,持续增强对家庭、家乡故土和
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其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优秀传统家风是为了特定的政治主体培育人才。在世家宗族地位较高的时代,一些家族为了保持住其家族的地位及影响,会自觉地顺应当时的政治统治。因此,在这样的家族式教育过程中通常会建立一套与家族、与当代政治环境相适应的家庭行为规范来教育、教化子孙。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形成的家国一体、贡献社会思想,成了传统社会世家大族的普遍家风。
2. 优秀传统家风政治教育功能的意义
从个人层面来说,释放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政治教育能效能够唤起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归属感。在当代,国与家的关系中,仍然是以国为“大家”,家为“小家”,正如古人所言:“天下事譬如一家”,家是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优秀传统家风的政治教育功效,为国育才,把个人培养成对家国共同体产生了认同与共情,对国家忠诚、对民族认同的人才。同时,优秀传统家风中“精忠报国”“兴旺气象”等内容都是提醒后代不光要有政治自觉性,更要有主动增强本领的决心。诸如此类的内容使后代子孙能够找到对民族与国家的归属感的同时增强理想信念,愿意投身至民族和国家的建设中去。
从国家层面来说,释放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政治教育能效,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儒家伦理思想占据主要地位,在家庭之中亦然,优秀传统家风是官方儒学思想的通俗化和家庭化。在大一统思想的熏陶下,“修身齐家治国”的家风文化发挥了政治教育的功能,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今天社会,优秀传统家风强调的爱国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依旧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道德规范。在充满发展信心的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是我们奋斗征程上不可缺失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社会凝聚力的基础性工程。传统优良家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精神、家国共同体理念、爱国主义信念等,发挥优秀传统家风的政治教育功能,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家国意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中家风家训文化的精华,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家风,证明了优秀传统家风在新时代也同样具备现实价值。传统家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传承保留下来大量优秀的内容。这些家风文化内容是串联古今的伦理政治文化资源。今天的家风文化及其精神不仅限于一家之中,学习、应用好优秀传统家风,对党风、政风、社风均具有积极意义,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 北京 : 外文出版社 ,2014.
[2]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 : 外文出版社 ,2017:165.
[3] 习近平.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4] 习近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2022:18.
[5] 刘勋 . 十三经注疏集 春秋左传精读 ( 第 3 册 )[M]. 北京 : 新世界出版社 ,2014:1611.
[6] 王利器 . 颜氏家训集解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41.
[7] 朱熹著 , 吕祖谦篆 :《近思录集释》( 下 )[M], 长沙 : 岳麓书社 ,2010:857.
[8] 颜之推 . 颜氏家训 [M]. 长沙 : 岳麓书社出版 ,1999:84.
[9] 蔡桂珍 .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的时代价值 [J]. 人民论坛 ,2019,No.631(14).
[10] 顾保国 . 论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 [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02).
[11] 葛大伟 , 金桓宇 . 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观的四重价值维度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35(01).
作者简介:汪梅紫(1997-),女,汉族,安徽合肥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家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