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机制创新研究
崔全
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引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以机制创新为主线,系统研究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现实问题、创新路径及应用成效,为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既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现代公司治理的科学内涵。党建工作强调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将党的领导嵌入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实现“两个一以贯之”。公司治理理论则主张通过组织架构优化、权力制衡与流程管理,提升决策科学性和监督效能。从企业实际运行角度看,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防范治理结构失灵、重大决策风险、企业腐败等问题,增强企业活力和治理韧性。现实中,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党建和公司治理“各自为政”、“两张皮”现象,导致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弱化、公司治理机制僵化、企业活力不强,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机制创新是推动融合的根本动力,通过构建权责明晰、科学协同的治理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和治理优势相结合,能够实现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既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应有之义。
二、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现实困境与主要挑战
尽管国有企业在理论和制度层面已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但在实践层面,深度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部分企业党的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未能有机嵌入,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三会”间职权边界不清,重大决策事项前置研究流于形式,党委会作用发挥不够突出。其次,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仍较为普遍,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党组织参与企业治理缺乏有效途径和抓手,导致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目标脱节。此外,企业治理流程中缺乏将政治监督与经营决策相结合的机制,监督、问责、激励等环节与党内监督机制衔接不畅。再者,部分企业在推动融合过程中,过度强调程序合规而忽视实效,导致融合流于形式主义。干部队伍能力结构不均衡,懂党建但不懂经营、懂管理但忽视政治属性的情况较为突出。外部监管、市场化机制、企业文化等因素也对融合机制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综上,国有企业在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过程中,亟需破解机制创新不足、制度执行不力、组织协同弱化等现实困境。
三、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机制创新路径
为实现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需要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多维度、多层次推进机制创新。首先,优化党组织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嵌入机制,将党的领导法定化、程序化和组织化,确保党委会在“三重一大”决策中的前置研究与把关作用落地见效。通过完善党委参与决策的工作规则和议事程序,实现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科学高效的治理格局。其次,完善企业治理流程中的政治监督与业务协同机制,将党内监督与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监督手段有机融合,形成多层次、全链条的监督合力。创新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将党建责任与经营业绩、人才评价、薪酬分配等挂钩,激发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党建参与积极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党建工作理念融入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规范之中,营造以党建引领企业治理和文化创新的良好氛围。此外,推动信息化赋能,将数字技术、智能管理、平台协同等新手段融入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全过程,实现组织管理智能化、流程协同数字化、监督评价可视化。机制创新还需注重因企制宜、分类施策,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国有企业,制定差异化融合方案,突出治理模式和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通过持续机制创新,推动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深度耦合与良性互动。
四、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与实践成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了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并取得显著成效。例如,中国石化集团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明确党委会前置程序,将党的领导融入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和高效实施。中国中车集团则建立了“党建 + 业务”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党组织和董事会、经理层的协同机制,有效提升了企业决策科学性和执行力。部分地方国有企业以“书记项目”“党建引领创新团队”等为载体,将党建工作与创新、生产、经营等深度融合,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在机制创新推动下,企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企业活力增强,党建引领发展成效更加突出。同时,企业腐败风险、治理失灵等问题有效遏制,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提升。相关数据表明,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企业在经营业绩、管理规范、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表现更优,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实践案例表明,机制创新不仅是融合的关键动力,更是企业治理现代化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
五、结论
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机制创新是推动二者融合的核心动力,唯有不断完善组织嵌入、流程协同、监督制衡、激励约束等机制,才能实现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和协同提升。实践证明,机制创新能有效破解党建与公司治理“两张皮”、权责不清、协同乏力等突出问题,推动党的政治优势与公司治理优势有机统一。展望未来,国有企业应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供给,注重差异化创新和实践探索,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丰富融合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参考文献
[1] 马文娟 , 齐芳 .“党建 + ”视域下国有企业党建开展路径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36):88-91.
[2] 尼寅楷 , 方莉 . 工会参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现实窘境及其优化路径 [J].社会科学动态 ,2024,(12):31-36.[1] 韦朝烈 , 陈芳 . 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以广州 Z 公司的党建工作创新实践为例 [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4,29(06):8-13.
[3] 韦朝烈 , 陈芳 . 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以广州 Z 公司的党建工作创新实践为例 [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4,29(06):8-13.
[4] 苏平 , 陈晓山 . 国有企业党建智慧化发展的实践探析——以汉江集团公司为例 [J]. 水文化 ,2024,(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