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
叶建霞
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读物等广泛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改变了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方式。在教育领域,传统的语文阅读与交流模式受到冲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运而生。高中语文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引入“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它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阅读资源,还能提升学生在多元媒介环境下的信息获取、分析和交流能力。然而,目前“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研究其实施路径与策略,对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整合多元媒介资源
高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不同媒介所具备的优势,把纸质文本、电子文本、音频以及视频等各类资源加以整合。纸质文本有着经典性的特点,同时具备权威性;电子文本与之不同,呈现出便捷性的特征,并具丰富性;而音频、视频,能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官方面的体验。借助对这些资源的整合操作,能为学生供应多样化的阅读素材,以此契合不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以及阅读方面的习惯。
以学习《沁园春・长沙》而言,教师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纸质教材上面的文本内容,仔细体会诗词所具有的语言美感以及意境美感。接着,借助电子方面的资源,比如在网络平台之上搜索一下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等相关的资料信息,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诗词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状况。再者,还可以播放一下诗词的朗诵音频,使得学生能亲身感受诗词的韵律节奏之美。甚至,还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影视片段,比如影视作品中对青年毛泽东形象的演绎呈现,从而助力学生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理解诗词所展现出来的豪情壮志之情。通过对多种媒介资源加以整合利用,学生对于这首诗词的理解便不再仅仅局限在文字的表面之上了,能够从诸多角度展开深入且细致的感悟体会。
二、开展跨媒介阅读活动
实施跨媒介阅读活动能切实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以及他们参与其中的程度。教师可以设计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对跨媒介作品展开对比分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等。在活动开展期间,要引导学生凭借不同的媒介完成信息的收集工作、进行信息的整理以及实现信息的分享,培育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进行团队协作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跨媒介阅读活动。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其中一组学生负责收集《史记》里面有关鸿门宴的原文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注释信息,借助纸质书籍以及电子文献来完成相应的整理工作;而另外一组学生则可以利用影视方面的资源,比如电视剧《楚汉传奇》中鸿门宴的相关片段,分析影视改编的内容和原著内容存在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在此之后,还可以开展读书分享会,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分别展示本小组所取得的成果。在进行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们不单能让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得以加深,而且还能学会如何在不同的媒介中筛选有效的信息,进而提升自身跨媒介阅读以及交流的能力。同时,小组之间所开展的交流互动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媒介素养
培育学生的媒介素养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关键目标范畴之一。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能正确认知媒介,进而学会分辨信息究竟是真是假,是具备价值还是毫无价值可言,并且要掌握信息加工以及传播的相关方法。借助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不同媒介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各自的适用场景,以此提升学生处于跨媒介环境之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学习《荷花淀》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媒介对这篇小说的呈现方式。如网络上可能存在对《荷花淀》的多种解读文章,有的可能是专业学者的深度分析,有的可能是普通读者的感悟分享,甚至可能存在一些错误解读。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将小说改编成短视频或广播剧等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不同媒介的特点来展现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对媒介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此外,教师可结合时事热点开展跨媒介案例教学。如以某新闻事件在微博、短视频平台、传统媒体的不同报道为例,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媒介立场、传播逻辑与受众反馈的差异,强化学生对媒介特性的认知。
结语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为高中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是适应时代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多元媒介资源,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丰富的语文学习素材,拓宽阅读视野;开展跨媒介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媒介素养,则让学生在多元媒介环境中具备辨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教师媒介素养有待提高、教学资源整合难度大等问题。未来,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教学能力,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如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媒介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奕千, 周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内涵解读与教学探索[J].语文天地 ,2025,32(04):81-85.
[2] 石斯漾 . 自我挖掘理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J]. 应用写作 ,2025,(04):37-41.
本文系泰兴市中小学教研课题(2022 年度)“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批准号:txjy20221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