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技术助力高中历史文物史料教学的路径

作者

陶石泉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130000

引言

在“互联网 +; ”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和不断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巨大的提升,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不断被影响。教育领域也正在受到影响,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需要革新以面对诸多挑战。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得越来越复杂,教育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展历史主题式学习十分必要。数字化形势下高中历史文物史料教学改革符合现在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倡导运用现代科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历史的氛围中探索、思考、实践,激发出他们的潜能,有助于丰富学生历史史料,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数字化技术助力高中历史文物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数字化技术助力高中历史文物史料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集中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当前在学校历史文物史料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专注力,而究其根本,主要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感不强,学生在传统文物史料教学教学模式中课堂上一般占据被动地位,很多时候都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开展学习活动,自己并无过多自主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被大幅降低。[1] 而信息化资源教学模式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创建多元化的模拟情景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开放的教学情景中学生也有更多自主性,很好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学生能够跳出传统信息学科的局限,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不同层面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激发出创新的历史思维方式,学生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学习,丰富他们的历史文物史料。学生把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融合,用其他学科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创新,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里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更好促进其历史文化水平的提升。

二、数字化技术助力高中历史文物史料教学的路径

2.1 跨平台资源整合,构建“云端文物史料库”

高中历史文物史料教学可以构建“云端文物史料库”,跨平台资源整合,平台资源聚合策略涵盖权威合作、学术支撑、校本化处理三方面。学校积极与国家数字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一些权威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凭借专业渠道获取高精度文物 3D 模型与原始档案数字化资源。举例来说,教师可借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API 接口,直接调用工业革命时期油画《火车站》,引导学生细致分析画面中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历史场景变得鲜活再现。学校接入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权威学术平台,精准下载一手史料,举例来说像英国议会关于工厂法案的辩论记录,巧妙结合清华大学《工业革命与全球化》课程视频,把文字、影像、学术观点多维度资源有机融合,形成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包,给历史教学注入深厚学术底蕴。教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 GIS 技术制作动态历史地图,清晰标注朝政权更迭轨迹、战阵的地理形势,巧妙链接历史文化佛像 3D 模型,学生直观感受民族交融的历史脉络。跨平台资源整合,构建“云端文物史料库”这一举措成效十分可观,一些重点高中利用整合12 个平台资源,文物史料数量从 300 件增加 2000 余件,类型有文字、图像、视频、3D 模型……资源覆盖率大幅提升。教师备课时间也大幅缩短 40% ,有更多精力用于教学设计与学生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资源获取率提高 65% ,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取所需史料,更深入学习历史知识。

3.2 积极布置发展性任务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 Deepseek 等 AI 技术创设真实的情境辅助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发展性任务。无论是在授课时、还是在授课的下课后,教师都要布置发展历史文物史料任务,并且所布置的学校历史实践任务要进行梦幻联动。[4]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纠正高中历史文物史料学习过程的错误,巩固基础知识,拓展学生历史知识层面、思维方式。学生历史学习具有实用性的,学生们由知到会、由会到用,由用到会说、能写的转变,发展性任务则更利于学生历史文物史料知识的纠正与发展,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其教育任务引导下能够更好达成目标,敢于操作,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里一步一步将所学的文物史料教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结语

数字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文物史料中的应用,从知识图谱到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教学课堂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史料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文化素质。历史教学,在质不在量,因而在高中历史教学要做到让学生们举一反三,能够运用所学历史文化灵活运用,培养自我驱动的学习动力。本成果的创新教育模式获得了广泛认可、推广,有些学校纷纷借鉴并采用来推动了高中历史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韩重锐 . 教育数字化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探讨 [J]. 当代家庭教育 , 2025, (10): 83-85.

[2] 付于豪. 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 2025.

[3] 商云飞 , 马小辉 . 大中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大数据评估监测理论技术:现状与展望 [J]. 改革与开放 , 2025, (05): 77-90.

[4] 黄延纳 . 基于手持技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课堂方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 2024.

[5] 林光华 . 高中历史教学中数字化技术与“四史”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J]. 教师 , 2024, (17):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