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党建“双融双培”模式在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中的作用
韦精华
北海市第二实验学校 536000
一、“双融双培”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一)“双融双培”模式的基本概念
“双融双培”模式是指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将党员培养与骨干教师培养有机结合的一种创新工作机制。其中,“双融”强调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双培”则注重党员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协同推进。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打破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界限,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在义务教育学校中,“双融双培”模式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等方式,将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双融双培”模式的主要特征
“双融双培”模式具有三个显著特征:首先是系统性,它将党建工作与教师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其次是实践性,强调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检验和提升党建工作成效;最后是创新性,在传统党建工作基础上,探索符合教育规律和教师特点的新方法新路径。这些特征使得“双融双培”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党建工作的形式化倾向,真正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特别是在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方面,该模式通过将政治要求融入日常教学,使教师的政治学习更加生动具体。
(三)“双融双培”模式的理论基础
“双融双培”模式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教育学角度而言,它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从管理学视角分析,它展现了系统思维和整体优化的理念。同时,该模式也借鉴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培养理论,将政治素养提升与专业能力发展有机结合。这些理论基础为“双融双培”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教师政治素养的内涵与现状分析
(一)教师政治素养的基本内涵
教师政治素养是指教师在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具体包括四个维度:政治意识,即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政治品格,即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政治能力,即将政治要求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政治担当,即在立德树人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素养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政治素养尤为重要,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
(二)当前教师政治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政治素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理解不透彻;一些教师将政治与业务割裂开来,认为政治学习影响教学;少数教师政治敏锐性不强,在课堂上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还有个别教师师德修养不足,育人意识淡薄。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师政治素养提升的紧迫性,也说明传统的政治学习方式效果有限,亟需创新工作模式。“双融双培”模式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三)影响教师政治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
影响教师政治素养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层面看,学校党建机制不健全、评价导向偏差、工作方法单一等都是重要制约因素;从主观层面看,教师工作压力大、认识不到位、内生动力不足等也影响着政治素养的提升。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学校重业务轻政治、重分数轻育人的倾向,导致教师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不高。此外,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也对教师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因素都表明,提升教师政治素养需要系统设计和创新举措。
三、“双融双培”模式提升教师政治素养的作用机制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双融双培”模式通过将政治学习融入日常教研活动,使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更加常态化、具体化。例如,在集体备课中融入时政热点分析,在教学研讨中结合党的教育方针解读,这种嵌入式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了政治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党员教师示范课、思政课程建设等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增强政治意识。某校开展的“党员教师讲党史”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使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深化了对党的认识,政治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促进专业发展,提升育人能力
“双融双培”模式将政治素养提升与专业能力发展有机结合,通过业务培训渗透政治要求,实现双促进、双提升。一方面,在教师培训中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模块,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专业活动中融入政治素养评价指标。这种一体化培养方式,使教师认识到政治素养不是额外负担,而是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完善评价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双融双培”模式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为教师政治素养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在评价内容上,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与教学业绩同等重视;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过程结果并重的多元评价;在结果运用上,将政治素养作为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这种导向明确的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激发教师提升政治素养的内生动力。
四、优化“双融双培”模式实施路径的对策建议
要优化“双融双培”模式的实施路径,需要从组织领导、活动创新和保障机制三个维度协同推进。在组织领导方面,必须强化学校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构建由党组织书记牵头,教务、教研等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形成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通过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责任清单、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等措施,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特别要注重过程管理,建立系统的工作台账,实时跟踪记录教师政治素养提升成效。在活动载体创新方面,要着力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体系,将“党员示范岗”创建、“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党的教育方针”专题研讨、“青蓝工程”政治导师制等特色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党建 + 教研”网络空间,开发微党课、微思政等数字化资源,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保障机制建设方面,要重点加强人财物等基础保障,建设专兼结合的党建工作队伍,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建立校内外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奖励,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双融双培”模式通过党建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教师政治素养和育人能力,破解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难题。该模式强化了教师的政治意识,促进了专业发展,创新了党建工作方法。未来需深化规律认识,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强化保障措施,推动模式纵深发展。义务教育学校应以此为抓手,建设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范丽娜 . 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5):90-91+121.
[2] 廖红标 , 滕兰花 . 党建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政治素养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40):48-53.
本文系:基金项目广西北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题目:《义务教育学校党建“双融双培”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 2023ZJY287)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