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引下的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
陆晓森
贵港市荷城第三初级中学 537100
引言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名著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载体。项目式学习的引入为名著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通过跨学科整合、合作探究等方式,使静态的名著文本转化为动态的学习资源。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改变了碎片化阅读的现状,更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作品内涵,形成系统的文学认知框架,真正实现从读一本书到学一种思维的转变。
一、项目式学习与名著阅读的契合性分析
项目式学习与名著整本书阅读具有深度的教育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学习方式看,项目式学习强调真实情境中的深度探究,与名著阅读所需的沉浸式体验高度吻合。名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了优质的研究素材和问题情境。从能力培养维度,项目式学习注重问题解决和合作探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名著主题的深度理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从教学组织角度,名著阅读的长期性和系统性特点,与项目式学习的持续性、阶段性特征天然匹配,有利于构建连贯的阅读体验。二者结合既能突破传统片段化阅读的局限,又能避免项目式学习可能存在的浅表化问题,实现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协同发展。
二、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碎片化问题突出
当前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严重的碎片化倾向,教师往往将完整作品拆解为孤立的章节段落进行讲解,过分强调字词句的机械分析,破坏了作品的整体性和艺术价值。课堂教学以教师主导的灌输式讲解为主,缺乏对学生自主阅读过程的指导和关注。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建立对作品的整体认知,无法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同时,课外阅读缺乏系统规划,学生的阅读活动零散无序,难以形成持续的阅读体验和深度的文学思考。
(二)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低迷
名著阅读面临学生兴趣不足的严峻挑战。由于作品年代久远、语言艰深,加上教学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名著产生抵触情绪。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名著阅读是出于应试压力而非兴趣驱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浅阅读、伪阅读现象,部分学生依赖故事梗概或影视改编作品替代原著阅读。缺乏内在动力的阅读难以产生真正的文学熏陶效果,导致名著教学陷入教师要求读、学生被动读的恶性循环。
(三)评价机制严重失衡
名著阅读评价存在明显的应试化倾向,评价内容过度聚焦于文学常识记忆和片段分析技巧。标准化测试成为主要评价手段,缺乏对学生真实阅读过程和深度理解的考查。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纸笔测试为主,忽视阅读体验分享、创意表达等多元评价形式。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垄断评价权,学生自评和互评机制缺失。这种失衡的评价机制不仅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还反向制约了教学改革,使名著阅读异化为应试训练,丧失了其应有的文化育人价值。
三、新课标指引下的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实践
(一)构建主题引领的项目框架
基于新课标要求,设计以名著核心主题为统领的项目式学习框架。教师需深入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提炼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方向,如成长启示、人性探讨等。围绕主题设计阶梯式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读到意义建构。项目任务要体现思维进阶性,从信息提取到分析评价,最终实现创意表达。建立主题资源库,整合相关背景资料、评论文章等辅助材料,支持学生的深度探究。通过主题式项目设计,帮助学生建立对名著的系统认知,实现从读懂到读透的跨越。
(二)创新多元互动阅读形式
突破传统单向接受式阅读,开发多样化的互动探究活动。设计角色模拟任务,让学生代入人物视角分析心理动机。组织辩论活动,围绕作品争议性问题展开观点交锋。开展跨时空对话创作,联系现实生活解读经典价值。利用数字工具搭建协作平台,支持学生在线共享阅读笔记、开展小组研讨。设计多模态表达任务,如图文创作、微视频制作等,丰富成果呈现形式。通过互动式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内驱力,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三)建立持续跟进的指导机制
实施全过程阅读指导,保障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开展。设计阅读进度规划表,明确各阶段的阅读任务和目标。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交流阅读发现和困惑。教师提供策略性指导,如批注方法、思维工具等,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建立阅读反思制度,要求学生记录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疑问。组建阅读共同体,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度对话。通过持续性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品质。
(四)完善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
构建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设计过程性评价工具,如阅读日志评价量规、研讨表现观察表等,关注学生的阅读历程。开发表现性评价任务,如主题演讲、创意写作等,考查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包括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估。建立电子阅读档案,记录学生的阅读轨迹和成长变化。评价要突出对学生思维发展、文化理解等素养维度的考查,引导名著阅读从知识积累走向素养提升。通过科学评价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实现名著阅读的育人价值。
结束语
新课标背景下的名著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实践,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突破口。未来教学中,教师需进一步优化项目设计,完善评价体系,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注重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名著阅读的教学效果,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化认同感,为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彰显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雅琴.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研究[J].智力 ,2024,(12):112-115.
[2] 顾瑜 . 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扬州大学 ,2024.
[3] 贾晓琳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 ,2023.
贵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课题《新课标导向下初中语文阅读项目式教学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4310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