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运算能力
郭志平
平潭综合实验区流水中学
摘要:和传统数学教学相比,新课改更加注重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运算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对数学运算理论知识可以得到充分的理解,进而加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通常在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将老师、学生、课堂联系在一起,以老师和课堂为引导,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学生;运算能力
引言:
数学运算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素养。但当前学生普遍存在运算能力较差,导致数学成绩不佳,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由于在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中,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同时还涉及到文化基础等多个部分,因此在初中,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使学生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规律正确地进行运算,有利于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解答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一、导致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差的原因
(一)教学的不重视
由于数学运算具有较高的逻辑性,使得学生需要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逐步掌握其丰富的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老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只关心学生的数学成绩,缺乏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导致学生很难对数学有一个精准的认识。同时在数学习题的练习中,学生一味地只是想要得到答案,却忽视了数学习题的解题思路,使得运算能力被忽视,不但会导致教学效果比较差,同时也无法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思想上存在惰性
当今初中生存在懒惰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学生不注意解题分析,同时缺乏缜密思考的习惯,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只会生搬硬套以及张冠李戴的错误公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1]。而学生完成数学习题后,急于核对数学题目的答案,当发现问题后不会及时追查问题原因,再加上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或者试卷时候不够认真,最终导致学生在学生运算中不是今天出错,就是明天出错。
(三)各种电子产品的影响
当今社会的发展中,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普及,使学生从传统数学学习中逃脱了出来,利用电子产品,不但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同时节省了做题时间。但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一味地依赖电子产品,那么就会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退化,因此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地使用电子产品,是当今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 形成寓教于乐的数学教学氛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除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监督外,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意识。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数学老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当今数学教学,在教学中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并且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于唤起学生的能动性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初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重点进行培养,并帮助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做练习题,老师在学生做练习题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具体的引导。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运算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在数学运算的教学中,数学老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以及小游戏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形象化的事物,从而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概念,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使学生可以更加高效的提升数学运算能力。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学生的数学运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解题习惯,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解题目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说明那些地方容易出错,那些地方的书写要有规范性,可以培养学生规范解题[2]。
(三)教学中让学生熟悉数学知识原理总结运算技巧的规律
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欠缺对运算技巧的掌握,就会使他们找不到更加简便的运算方法,从而造成运算能力变差的情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对数学运算技巧加以总结和概括,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运算技巧的总结,当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调动时,才能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学以致用,实现对运算能力的提高,也能实现对规律的发现和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解答数学习题时对运算知识掌握不清或者对数学公式不熟悉而造成的错误运算结果,只有通过熟练掌握数学运力,才能够灵活应用数学运算规律。通常情况下,初中数学教材上的推理过程比较简单,需要数学老师的推导和讲解,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例如在数学课“幂的运算”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演示(5m)3=m3=125m3,能够让学生清楚明白的了解“幂的运算”概念和运算规律,同时对“幂的运算”中的乘方公式特征也能熟悉的掌握。再比如因式分解的数学题目中,“a2+9a”这道题目,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因式分解中的“提公因式”和“平方差公式”,只有当学生充分掌握“提公因式”和“平方差公式”的概念,才能在“a2+9a”这道题目中掌握对应的运算规则和顺序,学生在解题时,会发现该题具有相同的“公因式a”,在解题操作中提醒学生需要注意到整体的运算规则和顺序。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时,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通常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信心和严谨的学习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 郭玲. 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7):71.
[2] 孙辉.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 中外企业家, 2019, 629(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