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作者

杨津生

临县第一中学 033200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育更倾向于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理解,他们在课堂上较为被动,没有将自己的思维与语文思维整合到一起,使得教学效率不高,无法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平衡。为了满足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应该加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评价等进行创新和优化,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设定。本篇文章通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原则,从而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方法

引言

语文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含阅读、写作以及语言等不同的内容,在学习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从文章的主旨、情感等方面展开分析。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由于教学理念上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方法较为单一,没有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在教学技术上的创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通过对部分初中生的调查研究来看,大多都认为语文课堂较为枯燥,在教学内容上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不高,不能保证教学的效率。实际上,语文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它的诗歌、作文都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以及教学理念的差异,使得学生的兴趣不高,无法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创新,围绕学生进行详细的设计。

2、缺乏实践活动的设计

学生的参与度是影响语文课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就目前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参与感不高,大多都是由教师对语文知识进行解读,学生的思维方式得不到有效的调动,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该增强实践活动以及多元化内容的引入。

3、教学评价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学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关键在于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升级和改革,使其符合学生的发展标准。但是目前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没有根据教学模式、学生需求进行相应的优化,教师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体系,学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体,那么有效性提升的过程中就需要严格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考虑到学生是否真的适应现有的教学模式,根据他们的学习特点、基础能力,选择好的提升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关注度,通过沟通交流、侧面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需求,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此外,还应该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包括他们在语文学习上的投入度,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保证学生的参与感,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2、实践性原则

对于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来说,语文学习不仅仅为了成绩的提升,而是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他们的应用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中,就需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将不同的实践活动融入到其中,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能力展开设计,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对语文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同时,在实践性原则中,还需要与生活环境结合到一起,将语文学习中的口语表达、逻辑理解应用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中,从而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该定期举行语文比赛等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新鲜感,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学生学习的动机之一,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兴趣方向,以此对教学进行改进。例如,在学习《狼》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为学生编排有趣的话剧,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来表演话剧,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扮演,其中包含屠夫、狼和旁白。在剧情的不断变化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也更加浓厚,学生将课文中描写屠夫遇到狼的情绪表演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遇到狼时的恐惧,还是在机智下躲避狼的袭击,到最后英雄杀狼的整个过程,为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带来完美的表演。在学生欢呼雀跃中,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好奇程度,更加全身心参与到教学环节。

2、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依赖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应该认识到它的核心要点,通过质疑、问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教师以鼓励的形式肯定学生在学习上的付出,对学生在知识上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在学习《背影》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提问中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文章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可以对学生提问:“在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时,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父亲手里拿着橘子并步履蹒跚地走到朱自清面前时,朱自清的心里是什么情感?”“作者朱自清在怎样的背景下完成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有详细的分析,更深层次地掌握文章的情感线索。长时间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有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文章的结构,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奠定基础。

3、加强教学评价的优化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师需要明确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并且从学生的角度构建完善的评价框架,将新的技术、理念应用到其中,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作用。首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从他们的角度了解学生发展的状态,增强他们在课堂上的认可度,更好的投入到其中。此外,还应该加强评价方法的创新,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其中,通过信息平台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跟踪测评,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开分析,遵循学生主体性等原则,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到其中,实现思维素养的提升,并且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为语文教学有效性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田洁.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2022(27):162-164.

[2]周红梅.刍议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3(5):19-21.

[3]黄美金.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1,000(004):P.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