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习近平文艺理论研究

作者

陈诗瑶

四川音乐学院 6105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中国文艺创作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剖析当前中国文艺届现状,结合时代与社会的需求,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对文艺界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文艺工作者应积极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弘扬时代精神,彰显华夏气质,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习近平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精神;文艺创作

一、习近平文艺理论方向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的赓续,中华民族在浩瀚的历史中有着深厚的文艺底蕴,这些历史文化底蕴是文艺创作者创作经典作品的底气。面对新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科技的较量,更是文化软实力的比拼。习近平的文艺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立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剖析新时代世界局势,结合当下文艺创作现状,指明文艺创作方向,明确了文艺发展目标。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文学艺术的魅力在于精神世界的充沛,而文学艺术要走入人民的心中就要与人民大众产生交集和共鸣,所以文化艺术不应远离大众,而是表现每一个“平民英雄”。毛泽东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对当时的文艺工作者提出艺术要深入人民并且扎根人民,文学艺术从大众认为的“阳春白雪”逐渐走入每个人的家庭和心灵,这对当时的文艺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洗礼,全国文艺工作者迅速响应毛主席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人民大众为文艺作品的主角,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热潮,创作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深远影响了后世乃至当代的文艺工作者。

(二)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所谓的中国精神,是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代表中华民族,体现中国气派的好作品,不是披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而是文艺工作者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一种自驱力与自觉性的体现。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积累深厚的内涵,这些都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养分和源泉。正如徐悲鸿先生的《骏马图》不仅是因为笔墨绘画上的张力,而它能成为世界对对中国书画的中国印象,是通过《骏马图》所映射出的力透纸背,沉着奋勇,向世界展现代表中华民族气势磅礴、奔放不羁的骨气。中国文艺工作者生长在这片沃土中,理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在华夏大地播撒种子,遍地生花。

二、当代文艺创作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国内外先进思想文化的涌入,打开了文艺创作的自由风向。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理论思想是文艺创作者的框架把握,在正确的创作思想中自由发挥,尊重个性化差异。当代文艺理论创作积极响应毛主席所提出的文艺要扎根人民、深入人民的要求,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届寄予的希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当代文艺创作迅速发展,但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与社会大众之间存在滞后性,加上中华民族人文基因的继承性,国内的文艺创作风向与国外截然不同。

(一)多元化与创新性

一个国家的文学艺术能够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政治面貌以及人民的精神面貌,当前中国经济政治迅速发展,国内外先进思想潮流兴起,加上政府和政策的支持推动国内的文艺理论的快速成长,当前的文艺理论创作呈现出多元与创新的态势。例如文艺界与科学界的跨界融合带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作品。当代文艺理论工作者主动响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方针,为多元的文艺世界添砖加瓦。

(二)有“高原”,缺“高峰”

世界优秀文艺作品能够跨越国家与民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这些优秀的经典作品拥有着能够让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认同的艺术美。中国文艺理论的多元和创新态势,一方面是文艺工作者对于自身创作的不满足与追求,另一方面是来源是社会以及市场的消费和价值的导向。人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期待和好奇的心理,市场与观众的期待导致了文艺作品的“高原”,文艺理论的作品有“高原”但缺少“高原”。当代许多文艺理论工作者却是为创新而创新,失去了中国文艺理论之根。开放自由的世界虽使得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但同时在这个信息冗杂的时代,导致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心性的浮躁,文艺工作者更应该坚守中国文化,铸牢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三、新时代习近平文艺理论的运用

文艺作品不仅是时代社会的映射,更是文艺创作者内心的映射,文艺作品是由文艺创作者的认知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而出,从文艺作品就能够窥见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当下文艺创作现状,呼应文艺工作者须弘扬时代精神,释放精神能量;以社会主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文化品格;坚持正确创作导向,讴歌时代风采,这样面对时代更迭,文艺工作者才能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更加站稳脚跟,不被新时代所淘汰刷新。文艺工作者应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牢记,运用到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中,创作不辜负时代,不辜负人民的作品。

(一)加强改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当前的文艺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同时也充满了机遇和桃战。对于文艺工作者要加强思政引领,从根本上引导创作风向,政府在政策上要给予政策的支持以及帮助;对于推动我国文艺理论界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这需要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尽快形成可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措施,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新局面新气象[1]。

(二)弘扬时代精神,提升文化品格

文艺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节,彰显着一个国家的大国风范。中国文艺界首先就是工作者对于自身的要求与提高,文艺工作者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体现在行动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弘扬时代精神,彰显华夏气质。文艺工作者就是中国文艺风向的掌舵人,只有控制好手中的船桨,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的文艺精神走向辉煌,创作出跨越时代与历史的经典之作。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国内文艺现状,深刻剖析当前文艺界所面临的问题,当下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文艺思想理论为指导,走向正确的文艺创作方向。新时代习近平文艺理论的运用,不仅在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最根本的是文艺工作者文化品格的提升,文艺工作者应深入分析习近平文艺思想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坚持以中国精神为本的艺术内涵,使文艺的独特魅力走入人民心中,提升整个社会的艺术修养与艺术鉴赏力。

参考文献:

[1]杨东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重温《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