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实践探究
陈飞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古城小学 317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脚步不断加快。教师会站在小学生成长角度,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大力创新,给学生带来新颖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带着足够兴趣参与各阶段的学习,获得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版块,需要教师将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所应具有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增强课外阅读效果,助推学生全方位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探讨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力求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困境;解决对策
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课余时间合理利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从而获得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基于教材内容做好阅读指导,使得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能,能够调动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主动完成各种难度的阅读任务,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教师还积极营造书香氛围,培养学生终身阅读意识,让学生走入全方位的发展。可见,对小学语文学生课外阅读对策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基于教材内容,拓展课外阅读
在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围绕教材选择课外阅读书籍,保证与学生阅读习惯相符合,同时不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到吃力,所以阅读难度调整也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应立足教材,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帮助学生运用课堂中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识,从而获得新收获,将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提升,也有利于课外阅读质量进一步提高[3]。例如,在阅读完《慈母情深》后,学生能够从人物外貌、语言与动作等多个方面入手去分析人物特点,懂得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推荐梁晓声的《父亲》《天若有情》等小说,使得学生结合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完成课外阅读。学生在课下阅读时会产生新的问题,教师则鼓励学生收集问题并在课堂分享中提出问题,共同解决,对其阅读积极性做到保护。学生会在课堂时间探讨所遇到的问题,使其从不同角度入手,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到亲情的伟大。教师还会鼓励学生独立阅读《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通过文本对比看出情感表达方式的异同,懂得在习作中传递真实情感,让遣词造句优美和生动。
二、立足学生成长,激发阅读兴趣
在新时期下,教师带着前瞻性思维对现代教育技术加以利用,站在学生角度去设计课外阅读教学方案,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真实阅读需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日常互动
作业、小测试等多元方式对学生阅读基础、个性喜好、能力差异等情况做到全面和实时了解,开展多种阅读活动[4]。例如,低年级学生采用绘本阅读、拼音阅读,鼓励学生把自己了解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教师可以开展故事会活动,让学生爱上阅读,能够主动去阅读不同的课外书籍,共同分享想法,激发出学生阅读更多书籍的兴趣。中年级学生读写并重,每周有计划地阅读课外书籍,记录好词好句,摘抄在积累本上。教师设计多样化的读写活动,鼓励学生将好词好句灵活运用。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让自己积累了阅读经验与写作素材,发现课外阅读的好处,从而主动去阅读不同类型的课外书籍,增长见识,也让写作更加轻松。高年级学生则需要完成整本书阅读,通过读后感撰写、编创故事等方式去对文本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作者情感形成共鸣,又能够模仿作者写作方式去创作,享受阅读成功带来的各种喜悦。
三、传授阅读方法,保证阅读质量
只有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轻松地完成独立阅读,同时也可以将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有效解决,从而将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全面提升。学生不会在面对课外书籍时产生畏难情绪,而是带着自信去阅读,感受阅读过程中独有的乐趣。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指导,向学生传授不同的阅读技巧,使得学生选择与自身能力、喜好相契合的阅读技巧。首先,教师应在阅读开始之间设定,结合小学生好奇心设定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教师还会带领学生揣摩文本字句,传授学生精读技巧,找到阅读聚焦点,挖掘文本内涵与情况,让阅读效果更加理想。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与自身能力相符合的阅读计划,让阅读具有系统化与精细化。例如,在学习完《爬山虎的脚》之后,教师通过微信或者小视频等方式推荐学生阅读《蓝鲸的眼睛》《青铜葵花》等书籍,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描写植物”“如何以物喻情”,使得学生有方向的阅读,懂得巧用速读、精读、略读、选读与批注等多种方法。最后,课内外阅读要充分融合,鼓励学生带课外读物到学校,打出“图书超市”和“小小书架”,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阅读,灵活使用各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四、营造书香氛围,享受阅读快乐
课内教学为了抓根固本,课外则是课内的延伸,帮助学生运用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特别是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的一种有效补充。在新时期下,教师应积极营造书香阅读氛围,帮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具体而言,一是不定期组织“谈天说地”“诗文朗诵”等多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新阅读体验,增强学生阅读渴望,让阅读动机具有持续性。二是基于以读促写,多鼓励学生在完成阅读后勤写阅读笔记,用展评方式展示学生阅读成果,既讲“量”,又保证“质”。三是保证学生乐读,教师应讲述与学生年龄相符合的故事,例如,老舍、冰心和叶圣陶等名人,鼓励学生阅读名人著作。例如,设置读书角,张贴《周恩来的故事》《十大元帅的资料》等资料,还贴上古典诗词、谚语和名人名言,将学生阅读知识面扩大,也营造出书香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到快乐,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中实现阅读等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增强,帮助学生积累足够的阅读经验与语文知识。在新教育环境下,教师带着前瞻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入手去创新课外阅读教学,让学生在书香氛围中受到文学作品熏陶,形成家国情怀,也助推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小燕.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2(49):51-55.
[2]茆华龙.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2(10):100-102.
[3]李国荣.小学语文学生课外阅读困境及对策探究[J].智力,2022(29):80-83.
[4]董新霞.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加强课内课外阅读有效整合[J].天津教育,2022(29):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