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探讨

作者

吴启航

南京圣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是工业厂房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厂房的生产运营安全、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能源的高效利用。本文深入探讨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策略,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及成本管理,到施工后的验收与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提升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促进工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工业厂房;电气安装;施工管理;策略

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厂房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电气安装工程作为工业厂房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负责为厂房内的各类生产设备、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然而,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具有技术复杂、施工环境多样、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施工过程中涉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以及布线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电气系统的性能和安全。因此,加强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至关重要。

1.施工前的管理策略

1.1 施工图纸审核与技术交底

施工图纸是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在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电气系统的设计合理性、设备选型的准确性、线路布局的科学性以及与其他专业图纸的协调性等。例如,检查电气设备的位置是否与厂房内的生产设备布局相匹配,电气线路是否与给排水、通风等管道存在冲突。通过审核,及时发现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要求和技术要点,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要点。例如,详细讲解电气设备的安装方法、接线要求以及调试步骤,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如防止触电、防止电气火灾等。

1.2 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

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采购施工材料。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如对电线电缆进行绝缘性能测试、对电气开关进行通断测试等。确保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等符合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根据工业厂房的生产需求和电气系统设计要求,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对设备的品牌、性能、质量、价格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的设备。设备到货后,进行严格的开箱检验,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零部件是否齐全、技术资料是否完整等。同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在安装前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1.3 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工作经验。例如,电气安装工人应具备电工证,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等。严禁无证人员上岗作业。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电气安装技术、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培训结束后,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通过培训和考核,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要求和技术要点,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意识。

2.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策略

2.1 质量管理策略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控制要点。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验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例如,制定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检验标准,明确设备安装的水平度、垂直度、接线牢固度等具体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采用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施工人员要对自己的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施工班组之间要进行互检,相互监督,共同提高施工质量;专职质量检验人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专检,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重点检查。例如,在电气设备接线完成后,施工人员先进行自检,确认无误后由班组进行互检,最后由专职质检员进行专检,确保接线质量符合要求。

2.2 安全管理策略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例如,制定电气设备安装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施工人员在操作电气设备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必须佩戴绝缘手套、严禁带电作业等。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观看安全事故警示片,讲解安全事故案例,使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例如,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 “当心触电” 的警示标志,在高处作业区域设置 “注意安全” 的警示标志等。

2.3 进度管理策略

根据工程合同和施工图纸,制定详细、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要明确各阶段的施工任务、施工时间和责任人。例如,将电气安装工程分为设备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线路敷设、设备调试等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施工人员安排。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如果施工进度出现延误,要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例如,由于设备到货延迟导致施工进度延误,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协调,催促设备尽快到货,并调整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其他施工任务,确保总工期不受影响。

2.4 成本管理策略

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成本预算。成本预算要包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成本预算进行成本控制,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审核和管理。例如,对材料采购费用进行严格控制,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避免材料浪费;对人工费用进行合理安排,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人员窝工。定期对施工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及时掌握成本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发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例如,通过成本核算发现某一阶段的材料成本超支,要分析原因,是材料价格上涨还是材料浪费导致的,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与供应商协商降低材料价格或加强材料管理,减少浪费。

3.施工后的管理策略

3.1 工程验收管理

在工程验收前,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资料进行审查。工程资料包括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文件、材料检验报告、设备调试报告、施工记录等。确保工程资料齐全、准确、完整,符合工程验收要求。对电气安装工程的实体进行全面检验,包括电气设备的运行性能、各项技术指标、线路连接的可靠性等。例如,对电力变压器进行空载试验、负载试验、温升试验等,检查变压器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对电气线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耐压测试等,检查线路的绝缘性能和安全性。只有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在工程验收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二是要邀请专业机构或第三方进行验收,提高验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三是要及时记录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同时,建立完善的验收档案,将验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报告、照片等资料进行归档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使用。通过严格的工程验收管理,确保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工程的后续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保障。

3.2 运行维护管理

工程交付使用后,建立完善的电气系统运行维护制度。运行维护制度要明确维护人员的职责、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等。例如,规定维护人员每天对电气设备进行巡检,每周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保养等。及时处理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收集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反馈信息,对施工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如果发现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运行维护制度还应包括对电气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如对易损件进行定期更换,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以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此外,建立电气设备的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修记录、故障情况等,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对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维护意识,也是保障电气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结论

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施工前、施工过程和施工后的各个环节。通过施工前的施工图纸审核、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施工人员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以及施工后的工程验收管理和运行维护管理等一系列策略的实施,能够全面提升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管理策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施工管理方法,确保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为工业生产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随着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生产需求的不断变化,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工业厂房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新策略、新方法,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智杰.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20(2):2.DOI:CNKI:SUN:JCYS.0.2020-02-170.

[2]杨培禄,程盼,李佳.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J].门窗, 2021(9):2.DOI:10.12258/j.issn.1673-8780.2021.09.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