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驿站式养老服务新研究

作者

覃雅雯 何冰玉

广西民族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的不断加深,全社会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大。而在过去,养老产业对于需养老家庭需求的解决还停留在浅层的层面。本文基于互联网技术,以社区养老为模板,提出“互联网+”驿站式养老服务新模式,为需养老家庭提供更深层次更灵活的服务,为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新的灵感。

关键词:老龄化;驿站式养老; 互联网技术; 智能化;深层次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区型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不断涌现。伴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兴起,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互联网为新型养老模式打下了创新和便利的根基。互联网通过其强大的数据采集和信息交换能力,为驿站式养老注入了新的活力。彼得·德鲁克曾言:“在变革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在大环境的动态变革里,固守传统模式已经无法应对变动的社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传统的养老模式由于信息滞后性,服务不灵活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在“互联网+”与驿站式养老结合以后,线上、线下资源得到整合,建设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了养老服务供给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供需有序衔接。

1.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中的瓶颈问题

1.1养老资源与人员匮乏

在许多社区养老服务中,由于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的短缺, 养老服务往往是长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经费、无场地、无人员) 这导致了养老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状态,社会对养老行业的认知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养老服务行业在社会上长期受到边缘化。人们对养老行业的认知匮乏,也导致了人才的来源受限和养老资源的流失;其次,整个社会对养老服务的价值认知不足,养老服务行业的待遇不佳,导致人才对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持怀疑态度。在整个社会认知层面,老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因此养老服务行业并没有受到应受到的重视。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资源供不应求。

1.2服务内容单一且个性化不足

目前的社区养老服务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养老产业仅能满足老人们的基本需求。当前,社区养老服务主要以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为主,缺乏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例如,许多社区养老服务中,老人们的生活起居以及运动健身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是却缺乏精神关爱、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服务内容。其次,各家各户的养老需求有所不同,需要专员上门看护以及组织出行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在传统的社区养老中,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这些有时效性的个性化需求很容易被忽略,这也是传统社区服务的不足之一。

1.3市场化程度不足

当前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化程度低,服务提供商多但质量不一,缺乏专业管理和服务标准,导致优质服务机构难以寻觅。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高质量服务难以普及,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

2.0智能化驿站式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人文关怀,深刻反思养老理念和服务模式。该模式基于社区资源整合和服务供给,具有高可行性和灵活性,与“互联网+”结合,为养老行业注入新活力。

互联网赋能解决传统养老行业人力资源和养老资源不足问题。通过智能数据联通,及时获取老人信息,实时监控生理状态,降低人工监测依赖。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系统提高安全监控效率。如北京市智慧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数字化平台,提高供需匹配精准度和服务效率。 智能化驿站式养老服务通过社区融合,动员社区力量参与,弥补人力资源不足。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提供全面、便捷、个性化服务。除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外,还提供康复训练、文化娱乐、心理辅导等。智能设备和技术实现便捷高效服务,如实时监测健康状况、智能康复训练等。

个性化服务方面,智能化驿站养老服务收集分析老年人和家庭信息需求,提供精准匹配服务。老年人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在线咨询、预约服务、支付费用等。智能设备实现远程监控和应急响应,确保老年人安全和生活质量。智能化驿站式养老服务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实现便捷高效服务。

近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实际行动,明确表达了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支持和鼓励。这些政策不仅为智慧养老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还推动了智慧养老产业的市场扩大。例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运用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此外,《“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也提出要加快推进智慧养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除此之外,国家对从事智慧养老服务的机构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以降低其运营成本,提高其服务积极性。这些政策的发布,不仅有助于推动智慧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养老服务‌,有力地推动养老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3.0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驿站式养老方案策略

3.1构建养老服务数据库,提高信息匹配效率

传统养老模式中,老人需求与信息难以及时被工作人员了解,导致需求难以满足。智能化养老驿站整合养老服务相关数据,制定统一标准,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传感器和远程医疗平台采集健康和行为数据,形成统一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分析数据,挖掘关联关系和潜在价值,实现老年人行为智能分析、判断和预测,提供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在数据储存与传输上,边缘设备预处理和分析数据,减少延迟,提高响应速度。同时,利用区块链特性保障老年人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信息泄漏。智能化养老驿站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老人需求,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

3.2提升驿站式养老服务各环节智能化水平

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老人们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是实现智能型驿站式养老的核心内容。在初步阶段,本驿站应构建智慧养老平台,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服务调度模块、健康管理模块、安全监护模块、互动交流模块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在进一步发展时,平台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且引入智能设备,如智能床垫、健康检测设备等,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最后,平台应加强技术支持和系统维护,定期对平台系统进行升级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对养老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服务发规范性和有效性。

4.0结语

在老龄化背景下,高消费力、数字素养强的老年人群体对智慧养老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观念的革新,从生存养老迈向品质享老,新型养老模式融合智慧技术,共同促进了智慧养老产业的繁荣‌。智能型驿站养老服务响应社会需求,紧跟国家政策,实现养老服务的升级转型。希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养老服务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社区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为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梅仪;华晔.面向差异化需求的多元养老服务模式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23,31(08):71-79.

[2]许英豪.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创新研究[J]. 就业与保障,2023, (07):82-84.

[3]梁少飞. 打造“银发经济”发展高地[N]. 陕西日报, 2023-11-06 (007).

[4]阿力雅. 社会工作视角下牧区养老服务驿站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3. DOI:10.27230/d.cnki.gnmsu.2023.000060

[5]胡艳芬.社区养老大试验[J]. 新华月报,2021,24(14):21-23.

[6]廖敏;刁莉.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以南昌市N街道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