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素养之策略
王金辉
渭源县祁家庙镇柳滩小学
少先队辅导员是开展少先队工作和对少年儿童实施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政治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少年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少年儿童能否成长为符合党和国家期望的新时代人才。因此,进行基于新时代思政工作加强基层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素养的策略研究对于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健康发展和党和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基层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在思政素养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基于新时代思政工作加强基层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素养的策略。
一、完善培训体系,提升思政理论水平
首先,制定系统培训计划。全面分析少先队辅导员在思政理论方面的需求,包括他们当前的理论水平、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代思政工作的要求。基于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确保培训计划能够覆盖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以及少先队工作的最新动态。并设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确保辅导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思政理论知识。
其次,丰富培训形式。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远程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平台,使辅导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组织专家进行在线授课、答疑解惑,并通过在线测试等方式检验学习效果。同时可以组织现场研讨会、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让辅导员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思政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邀请优秀辅导员分享经验,或组织辅导员到先进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另外在培训中增加实践环节,如组织辅导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思政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辅导员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第三,确保培训质量。制定培训纪律,要求辅导员按时参加培训、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对于违反纪律的辅导员,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培训内容的适用性、培训形式的满意度以及辅导员的学习成果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方法,并建立培训反馈机制,鼓励辅导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应及时采纳并改进培训工作。
二、建立健全评价与激励机制
首先,要明确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少先队辅导员思政素养评价标准是确保评价工作客观、公正的基础。这些标准应该包括辅导员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是否坚定支持党的领导,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并评估辅导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以及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另外,还要考察辅导员在少先队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如组织活动的能力、与队员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将思政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其次,实施量化考核。建立量化考核机制有助于对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考核辅导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次数、类型以及活动的效果和影响,从而激发他们提升思政素养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队员对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评价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鼓励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创新实践,如开发新的教育资源、探索新的教育方法等,并将这些创新成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最后,强化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辅导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是激励他们不断提升思政素养的重要手段。对在思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励,以表彰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将思政工作成果作为辅导员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鼓励他们在思政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明确评价标准、实施量化考核以及强化激励措施,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思政素养,为少先队的思政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这些措施也可以为其他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加强辅导员自身建设
首先,我们要明确辅导员在少先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是少先队员的导师,也是学校教育的参与者,更是社会教育的推动者。辅导员的素养直接关系到少先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少先队员的价值观形成和个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次,要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培训。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少先队工作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专业培训,辅导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少先队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少先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要加强辅导员的实践经验积累。辅导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探索,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辅导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少先队员的需求和特点,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优化外部环境
首先,良好的政治氛围是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养提升的外在动力源泉,社会应该营造政治学习的良好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主题学习活动,将思想政治学习渗透到少先队辅导员的日常生活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平台建设,丰富学习资源,扩宽学习途径,实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学习日常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其次,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政策支持,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保障,为辅导员提升思政素养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学校应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辅导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保障,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营造有利于辅导员提升思政素养的良好氛围。二是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少先队工作进行监督和支持,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促进少先队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五、完善选拔和聘任制度
在当代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养培育过程中,教育部、团中央等主管部门应该针对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养的现状以及当下中小学思政工作对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养的要求,首先要构建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总体规划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成长路径,成立专门的少先队工作协调机构,充分发挥研究、咨询、评价、指导和服务作用,为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养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要制定明确的少先队辅导员选拔标准,包括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确保选拔出具备较高思政素养的辅导员。地方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关政策文件落实党中央对少先队辅导员的具体要求,明确党和国家对少先队辅导员整体定位和期望,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感,使其明确岗位职责,提升其职业责任感。
最后,建立规范的少先队辅导员聘任程序,确保聘任过程公开、透明、公正,避免出现不具备足够思政素养的人员进入辅导员队伍的情况。完善细化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制度,强调党性原则,落实新入职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制度,细化在职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培训工作,组织专家编写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养提升相关的培训教材,完善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养培训的内容体系,明确培养目标,提高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养培养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课题项目:本文是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新时代思政工作加强基层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素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DX[2024]JKS030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