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聂倾国
南昌理工学院
摘要:本文深入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强化与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路径。经研究发现,当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遭遇全新形势与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革新工作理念与方法。文章从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工作环境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举措。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在新时代更好地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二、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其思想政治素质在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人格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新时代,高校教师只有自身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巧妙地融入知识传授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主体,其思想政治素质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着直接影响。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一方面,思想政治素质高的教师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刻的思想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动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科研过程,有助于产出更具价值的科研成果,推动学科发展,进而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三、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3.1 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新考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交流、深度交融、激烈交锋。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一方面,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和思想观念通过网络等渠道不断渗透,对高校教师的思想产生冲击;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也可能影响高校教师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追求。如何在多元思潮的冲击下,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3.2 教师队伍结构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的趋势。年轻教师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等。这主要是因为年轻教师大多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时代,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缺乏对艰苦岁月的深刻体验,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了解不够深入。同时,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在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上也存在差异。理工科教师可能更注重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文科教师则可能更容易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如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4.1 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党委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定期研究部署。各部门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如人事部门在招聘、职称评定中考察思想政治表现;教学管理部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科研管理部门引导教师科研秉持正确方向。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科研,通过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了解思想动态,解决问题。鼓励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员、全方位育人格局。
4.2 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工作载体和形式,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推送时事热点解读、政策法规宣传、先进事迹报道等内容;制作短视频、动画等新媒体作品,增强吸引力。开展多样主题教育活动,如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举办专题讲座,解读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教师研讨会,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讨论;组织教师参加调研考察、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关注教学、科研、生活困难,提供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4.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化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包括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者等。通过公开招聘、内部选拔等方式,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人员充实到队伍中。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交流活动。邀请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同时,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树先进典型。通过评选表彰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活动,挖掘和宣传教师中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向先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4.4 优化工作环境,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应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改善工作条件。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平台的建设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打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如思想政治教育展厅、心理咨询室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使教师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高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工作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高校应持续关注时代发展和教师需求的变化,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局面,推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