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改进策略
许红梅
重庆市垫江县教委示范幼儿园 邮编:301108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双减”政策的大力推行,教师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和更新。幼儿园要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帮助幼儿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还需在体育游戏活动上下功夫。
关键词:“双减”政策 幼儿体育 改进策略
一、引言
幼儿身心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因此,我们要注重通过幼儿体育游戏活动这个载体促进幼儿具有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习惯和基本的能力,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问题提出
然而,我们在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教师机械执行一日活动保教计划,未适应季节、天气等的变化;室内外活动场地狭窄,运动器械少,运动形式单一,趣味性差;教师在日常运动中常常以安全为由,过分限制幼儿运动的自由,导致幼儿不能自主运动,缺乏冒险精神和自我防护本领等问题。
三、指南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启示:我们在实施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中要注意: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保教结合;二是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合理安排一日保教活动。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幼儿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因此,我园在“双减”工作的大背景下,在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开展了“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改进策略”的实践与探索,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能力与品质,帮助幼儿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四、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改进策略:
策略一:户外运动巧开发
一是创设区域。充分利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挖掘体育器械的最大功效,巧妙的利用与开发环境,将全园的场地、体育器械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动作目标的不同,活动要求的不同等创设成各种活动区:钻爬区、投掷区、滑行区、走跑区、平衡区、力量区等。
二是有序开放。利用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将体育课与户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合理规范设置场地,每天每班轮流错时在相应运动区有序开展户外活动。
三是开发课程。幼儿园还根据幼儿日常活动需要,开发出了“箱上、垫上、网上、杠上”户外四大主题单元体能园本课程,有效培养幼儿平衡与协调、速度与敏捷、力量与耐力等运动能力。
这种开发式区域户外体育活动增强了孩子们体育锻炼的目的性,提高了体育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和层次性。
策略二:室内运动巧利用
受疫情、天气、环境、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发现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总是得不到充分的保证,这时,室内运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安全有效的将室内空间进行有效利用,满足幼儿动作全面发展的需求,发挥有限空间的无限价值呢?我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一是兴趣内驱。为有效激发幼儿室内活动兴趣,提高室内运动的目的性,首先我们巧妙的运用常规空间特点,充分挖掘、有效利用现有的室内空间开展室内体育游戏活动,比如:运用教室有序摆放的桌椅,开展适宜的走、爬、侧滚、钻等活动,幼儿移动性不大的投掷、纵跳、力量素质练习等活动,则选择在不大宽敞的楼道、阳台进行,在睡房中运用摆放有序的床铺、过道开展适宜的平衡、手臂支撑等活动;其次,为幼儿投放安全、适用、可操作、层次丰富的体育游戏材料,运用体育游戏材料的可变性和探索性,引导幼儿一物多玩。再有创设趣味游戏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运动的内驱力,达到安全、全面、科学、有趣的目的。
二是自主游戏。在室内体育游戏活动中,我们充分尊重幼儿,让幼儿自主决定游戏伙伴,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自我管理个人物品及行为,自我体验游戏过程,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逐步实现“自由选择、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三个层次目标。
三是混龄开放。我们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尝试打破幼儿年龄、班级限制,向全园小中大班幼儿同时段开放,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范围,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以大带小,使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和发展,同时也能满足各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主人的保教理念。
策略三:室内外运动巧融合
一是开放性区域活动。《新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增强幼儿体质,培养综合运动能力。”幼儿园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基础上,设置了开放性区域活动课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低结构游戏材料、自制体育活动器械等开展丰富有野趣的区域运动,培养幼儿各种运动能力以及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是拓展性户外活动:拓展性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自由性,使孩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提高幼儿团结友爱的意识,因此,我园联系体智能公司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了拓展性户外活动,我们还定期邀请家长志愿者来园参加活动,和幼儿一起搬放材料、布置场地、一起游戏,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增进亲子交流,磨炼幼儿意志,培养集体主义品质,形成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是融合性主题活动。在融合性主题活动中,我们立足主题的内容与要求去发掘体育游戏活动的教育内容,如:在“水”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体育游戏“流动的水”“小小运水员”等系列活动;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创设有效互动的环境,同样在水的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丰富有趣的水环境,引导幼儿通过各种玩水游戏,积累着很多与水有关的知识,既锻炼了体能又丰富了生活经验。
以上是我园在“双减”背景下,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改进策略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突破,有了一些新的尝试,但在体能课程建构系统性方面还有待提高,体能课程的儿童评价和教师评价还有待完善。我们将继续创新实践、深入探究,为帮助幼儿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不断改进体育活动教学策略,为提高幼儿园保教水平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伯宇.幼儿园户外体育环境创设与利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0):60—62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2.9
【3】刘馨.幼儿园体育活动整体方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