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实践
党辉
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实验学校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逐渐受到重视。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意义及具体的实践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差异化教学、强化团队合作和开展挫折教育等策略,不仅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还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实践
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如何加强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心理与品德的培养,因此,探索一种既能强健体魄又能滋养心灵的教学模式,成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渗透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体育课程不仅强健了学生的体魄,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体育活动中的合作与竞争,学生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确保学生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全面发展。
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
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团队合作精神、爱国情怀等,通过具体活动得以体现,使学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帮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这种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为学生的学业成功打下基础,更为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3.强化学生抗压能力与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小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和竞争意识。通过体育活动中的竞赛环节,学生学会了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冷静,如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如何在成功中保持谦逊。这种经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心智,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培养了他们在挫折和逆境中勇往直前的精神。
4.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诚信、公正、责任等,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得以体现,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这种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渗透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
1.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渗透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富有感染力的示范以及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创设一个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样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团队竞赛的环节,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
差异化教学是渗透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策略。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设计不同难度的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挑战中获得成就感。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适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机制。
3.强化团队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团队合作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团队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团队合作的机会,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4.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坚韧品质
挫折教育是渗透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提高任务的难度和要求,让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学会坚持和努力。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挫折,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勇于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的挫折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创新策略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还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文娟,吴婷婷.新课标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育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教育:职教, 2023(1):88-89.
[2] 张红信,刘坚.体育课程思政育人:"隐性"假设与"显性"逻辑[J].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4, 40(7):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