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网球专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杨程陈
成都文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401
摘要:近年来社会体育大众化以及网球运动的兴起,各种网球培训机构的兴起,以及校园体育文化课程的开展,使得社会缺少大量的网球教学类人才。不断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向社会输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本研究旨在通过提高民办高校网球专项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较创新的方法进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以便能够拓宽学生就业覆盖面。且为民办高校培养网球专项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网球;专业能力;培养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体育大众化,社会对于高素质高质量人才需求量增加。高校体育作为与社会体育衔接点,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且近年来网球运动不断发展,逐渐大众化,社会对于网球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增多,高校需要全面培养体育类学生的能力,提高体育类学生的就业率。民办高校近年来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增多,网球专项的学生也逐年上升,学校的基础建设、课程开展、学生专项能力培养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基于网球基本概论,分析民办高校网球专项学生特点,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进行网球专业能力培养,以推进民办高校体育专业类学生的培养及发展。
1 民办高校网球专项学生学情分析
1.1民办高校网球专项学生学业情况分析
民办高校体育学院网球专项学生学业情况较其他学院各个专业相比,理论知识方面较薄弱,理论学习方面投入度不够高,且在理解理论知识方面,使用的各种学习方法较少,不能较好的融会贯通知识点,且理论学习能力方面专注地较低。不能更好地多方面的去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相比于学习实践方面能力较弱。在学习各项实践能力方面,体现出积极性高,且完成度较高,配合度和学习氛围都较高于理论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理论课取得分数比实践课低。且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用文字转述出来。反而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语言表述的很到位。
1.2民办高校网球专项学生专业能力情况分析
在网球专项这一方面,学生学习实践技术积极性较高,且掌握程度较好,能够较好地在网球多球训练中完成课程内容。在掌握基本的技术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较高,学习积极性和接受度以及完成课程目标和任务较好。但在运用到比赛中,部分学生缺少战术支持,以至于学生在比赛中难以获胜。在网球专项理论知识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且知识储备量不够,不能够将战术更好地与技术相结合,以至于在比赛中发挥失常。实践技术得不到完整的发挥,且存在战术运用不得当,分析对手失误等情况。
2针对性制定网球专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案
2.1网球专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方案
实践技术要先从基本功技术开始培养,正反手击球技术,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技术的稳定性;正反手截击技术,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技术的稳定性加灵活性;发球技术,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技术的协调性和连贯性;凌空球技术,着重培养学生击球点稳定性;削球技术,着重培养学生技术手感;高压球技术,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感。
2.2网球专项学生专业战术能力培养方案
实践战术能力要基于基本功技术,在进行基本功技术练习的同时,将基本功与战术结合,在多球练习中融入多拍练习,多拍移动练习,第一拍与第二拍衔接,第三拍进攻或防守等,并且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模拟对战,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和战术相结合的运用能力。战术能力的培养也要根据学生技术能力方面进行变动,要根据不同的打法进行能力的培养及各方面的能力优化。以便于培养学生战术头脑以及技术运用。
2.3网球专项学生专业理论能力培养方案
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球技术,在理论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网球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从网球起始开始到现今网球的发展历程。且通过网球专项理论学习,学习更多的关于如何提高网球技术能力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设立围绕网球理论方面的课程,以便于学生能够较完整学习关于网球方面的各项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网球理论知识的主动性。通过各方面学习网球理论知识,已达到培养学生对网球技、战术、理论融合的意识。
2.4网球专项学生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方案
基于前三个方面的累积,在完善技术、战术、知识等方面后,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如何将自身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转述给需要学习网球的人,也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重要的一环。进行学生模拟授课,在技术教学中,可安排学生进行教学,在战术教学中,可安排学生模拟对战,在理论教学中,可安排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最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单独教学授课。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专业能力培养,着重提高网球专项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网球这项运动的自我理解,加强学生的专项能力,且运用到学生自学自教中。既要身体会打网球,也要头脑包含网球知识,也要把自己所学的关于网球的知识、技术、战术能够较好地转述给其他人。
3 民办高校网球专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举措
3.1 完善网球课程结构
3.3.1网球技术课程
网球正、反手击球技术练习课程可包含:挥拍练习课程、定点多球练习课程和移动多球练习课程三大部分,定点练习课程完成度较好后再进行移动练习课程。且在移动练习过程中要安排步伐练习课程,最后结合四项基本课程,穿插各项课程内容进行安排。
网球正、反手截击技术练习课程可包含:挥拍练习课程、定点多球练习课程和移动多球练习课程三大部分,定点练习课程完成度较好后再进行移动练习课程。且在移动练习过程中要进行截击部分步伐练习课程,最后结合四项基本课程,穿插各项课程内容进行安排。
网球发球技术练习课程可包含:挥拍练习课程、下发球手多球练习课程、上手发球多球练习课程。
网球削球技术练习课程可包含:挥拍练习课程、正手削球多球练习课程、反手削球多球练习课程。其中也包含定点多球练习和移动多球练习课程进行穿插。
网球凌空抽球技术练习课程包含:挥拍练习课程、正手多球练习课程、反手多球练习课课程。其中也包含定点多球练习和移动多球练习课程进行穿插。
网球专项步伐练习课程可包含:基本运动步伐、网球滑步、网球折返跑、网球米字型跑等。
网球技术击球定位练习可包含:各项基本技术击球固定落点范围课程、网球移动击球落点范围课程,网球落点点位稳定性练习课程。
3.3.2网球战术课程
网球战术课程可包含:网球技战术融合课程、网球战术学习课程(比赛视频学习、战术视频学习、实践学习、战术理论知识学习等)网球战术运用课程。模拟比赛课程、分析比赛课程。
3.3.3网球理论课程
网球理论课程包含:体育学课程、网球专项知识课程(网球战术、网球裁判理论、网球史等)、运动训练课程、运动竞赛课程、运动心理学课程、教育学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
3.3.4网球教学设计课程
网球教学设计课程包含:网球技术教学设计课程、网球战术教学设计课程、网球技战术融合教学设计课程、网球理论教学设计课程、网球各项视频结合教学设计课程、网球专项步伐教学设计课程、网球比赛分析教学设计课程。
其完善课程结构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的去学习网球各项相关内容。不仅提高学生自身的技术实践能力也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3.2 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通过分析民办高校网球专项学生的各项能力以及学生自身的条件和性格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学生自身方面,根据不同的性格进行沟通,发现学生各自擅长的领域,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各项能力培养。将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团体培养,发扬学生长处能力,弥补学生党的短处能力,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如将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但理论知识能力较弱与理论知识较好,但实践技术能力较弱的学生以及分析比赛能力和教授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团体培养,弥补弱项,缩小弱项能力与强项能力的差距,已达到提升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目的。
3.3 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
其专业能力最主要的体现还是在于学生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强,包含多方面能力的融会贯通,不仅是网球专业能力还有学业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储备量也会影响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不仅要求学生的网球技战术基本功的掌握程度以及基本功的稳定程度较好,也要球学生对网球理论知识的运用,比赛的经验,分析比赛的能力,还包括学生良好的表述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较强。多方面的能力构成的实践教学,才是学生专业能力的有力体现。
3.4 网球专项学生考核体系的完善
在设计关于网球专项学生考核体系方面,要从网球技术能力、网球战术能力、网球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网球技战术运用能力、网球实践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来完善。且还不限于网球专项能力这一方面,还包括学生其他学业能力方面。学生对于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实践技术的运用能力,也是考核的重要方面。
4结论
通过对网球专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民办网球专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雄厚的师资以及完善的教学设施是提升专业能力的基础。基于民办学生本身的理论相关知识吸收程度和实践能力展现程度,两个方面都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一环。良好的课程设计和体系的完善,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提升。再来也需要发现学生自身更多方面的因素,来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较全面的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培养,是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根据多方面的能力而进行的。
帮助学生发现自身能力较弱的方面,发扬较强的方面,找到能够互相帮助的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更要积极地帮助学生之间进行能力交互,以便汲取更多地专业知识,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能力,帮助学生分析自身专业能力,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逢秋.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网球专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7):170-171.
[2]周学军,晋宗华.体育院系网球专项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1):1005-1007.
[3]连虎虎.四川农业大学网球专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改革[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3):111-112.
[4]黄振海.职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J].体育风尚,2017,(05):105+107.
[5]于海生.体育院校网球专项学生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现状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杨程陈(1996.12-)女,汉族,四川泸州人,成都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项目名称:成都文理学院校级课题“民办高校网球专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编号:WLYB20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