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作者

杜春凤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300

摘要:学生的认知特点包括了感知发展、思维发展和记忆发展,这些特点的发展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体现,构建认知特点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并且保障了学生的未来学习,对推动素质教育实施、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学生认知特点发展为基础推动教学改革,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创设出良好的环境。下面本文将对学生认知特点发展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探究。

关键词:认知特点;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探索学生认知特点发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促进思维发展、感知发展和记忆发展,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观念更新的体现,贯彻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

一、学生认知特点发展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

推动学生认知特点发展实施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创新了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对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学生个性化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推动学生认知特点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又或者是推动学生认知特点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会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方法与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当中,促进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感知发展等多方面能力发展。另外学生认知特点发展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使得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比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信息,为接下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优化了高等数学教学手段,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认知特点的发展,展现出学生认知特点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的意义与价值。

二、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高等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一)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究中推动学生认知特点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设计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并且感受学习过程,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认知发展和记忆发展,构建有针对性摒弃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基础知识掌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意差异化教学,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另外数学学科有着较强的探究性、实践性,差异化教学可以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参与数学实践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记忆发展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认知特点发展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此外差异化教学需要教师定期的创新教学方法,保障教学目标和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对学生学习能力变化、基础知识积累发生变化的特点,保障教学和目标时刻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特点,构建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高等数学教学。

(二)情境教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还原相关的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与实践,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体验,同时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记忆能力发展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推动学生认知特点发展。例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和实践,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动手能力发展,是学生认知特点发展的体现。另外情境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和学生一同探究与实践,比如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的同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提出观点和意见引导学生,又或者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和学生一同进行等等,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全面了解学生,为接下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在教师的帮助下推动学生认知特点发展,构建基于认知特点发展的高等数学课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

(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学科,在学生认知特点发展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应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发展思维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比如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探究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发散思维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认知特点中包含了学生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感知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思路等内容,推动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再比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促进思维发展,这也是学生认知特点发展的过程与表现。另外情境创设教学法、项目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都可以用于高等数学教学中,增加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与探究中感受学习过程、学习乐趣提高学习体验,未来数学的学习中能够积极的参与,形成循环渐进的学习效果,让高等数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优化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未来数学的学习与发展。

结束语:

总之,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究推动了教学创新以及教学思路的更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认知特点的培养,并且采用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推动学生认知特点发展,使得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提升综合能力,发挥高等数学学科育人作用,贯彻落实新课标下的高等数学教学,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思想。

参考文献:

[1]闫信州.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展望, 2016, 000(019):200,202.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6.19.178.

[2]李红燕.创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幻画报, 2018(12):2.DOI:CNKI:SUN:KHHB.0.2018-12-049.

[3]张素婷.高等数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东西南北, 2019.DOI:CNKI:SUN:DXNB.0.2019-24-057.

作者简介:杜春凤,男,1981,汉,安徽,学士,讲师,高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