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前瞻智能无人参与的后装保障

作者

喻卫芳 马成帅

32197部队 011219

摘要: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武器装备体系中智能化无人保障装备逐渐发展为核心组成部分,并在战场管理中发挥出惊人的优势,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首先对后装保障的定义和重要意义简要分析后,提出能提升后装保障安全性和时效性的优化模式,力求将保障人员的伤员风险降到最低,以积极应对智能化战争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

关键词:前瞻智能无人参与 智能系统 后装保障

引言

未来的战争形态将主要表现为智能化战争,有力的后装保障是主导战争胜利的关键具有突出的意义。传统的后装保障方式通常保障效率较低且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过于依赖,相对而言不具备核心保障优势。智能化无人参与的后装保障模式是人工智能和无人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现了战争管理的巨大突破和改革。

一、后装保障的定义

军队的后勤保障统称为勤务保障,主要负责供应军队物资、医疗保障系统、交通出行以及设备运行维护等具体职能。是保证军队日常生活正常运行、提升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从后装保障的定义上理解,军队日常生活作战涉及的各方面都是后装保障的涵盖范围,比如及时供应物资和提供医疗救护等,有力的后装保障能够帮助免除士兵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战斗为国家效力。其中,物资供应主要包括军队日常的饮食供给,作战弹药供给等,而医疗救护则要求能对作战伤员及时提供救治服务,设备的运营维护要保障作战所使用的武器是良好的、随时可参与作战的。

二、后装保障的重要性

后装保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军队是否能正常运转离不开后装保障的支持。在后装保障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军队的日常训练和作战将无法正常展开。其次,军队作战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强有力的后装保障支持。充足的后装保障能够为处于战斗中的士兵提供足够的物资和装备供给,保证他们发挥出最好的作战状态。最后通过实现军队后装与周边资源的智能整合与优化配置,可以显著提升后装保障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确保作战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支持。这种智能化的资源管理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军队的作战效能,还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前瞻智能无人参与的后装保障优化策略

(一)构建智能化无人后装保障体系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军事领域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智能化无人技术逐渐渗透到后装保障中。为了对前瞻智能无人参与的后装保障进行优化和创新,首先应当对智能化无人后装保障体系进行梳理和完善。该体系应同时具备精准保障以及高效协同两个基本特征,确保后装保障各部分之间不存在交流障碍。在对体系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技术充分运用,实现后装保障各部分的智能化、精准化。比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提前对军队处于不同作战形态下的物资、医疗、装备需求进行预测。进而提前对各项资源进行储备和合理调配。物联网技术则可以帮助我们对物资走向进行监控,以确保能够顺利运送至作战军队。高效协同是指在对保障体系进行设计优化时,要考虑不同保障单位的信息是否能实现共享以及是否有共同作战的需求。利用智能化指挥系统,可以随时对不同保障单元进行调度满足协同作战需求。

(二)推动智能化无人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前瞻智能无人参与后装保障的实现离不开智能化无人装备的支持。要想为军队提供更优质的后装保障服务,应积极促进智能化无人装备的自主研发并对其进行应用,只有这样后装保障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才能得到保证。在对智能化无人装备进行研发的过程中,研发精力应集中于关键设备如无人运输机或无人维修等设备的研发。研发设备的主要作用在于在面对复杂、混乱的战斗场景时,能主动为作战士兵提供保障服务,因此这些设备要具备自主工作、自主导航、自主躲避障碍物等主要功能。同时,研发装备间的联通和协调也是需要考虑的,要确保智能化无人装备能形成一个完成的体系,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提升保障能力。在对智能化无人装备进行应用时,要考虑作战的实际需求对装备进行调配和使用。比如,在运输基础物资时,无人运输车可以实现精准、快速运输;在维修设备时,无人维修机器人可以实现设备的快速高效维修等。通过对装备进行使用,后装保障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帮助作战士兵始终保持最好的作战状态。

(三)实现军队后装与周边资源的智能整合与优化配置

在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中,军队后装保障的效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既有资源和周边可用资源的迅速整合与优化配置。为了实现前瞻智能无人参与的后装保障优化,应构建一套智能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分析并整合军队后装既有资源(如库存物资、装备状态、维修人员分布等)以及周边可用资源(如地方物资储备、民用维修设施、临时避难所等)。通过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系统能够依据当前的作战需求、资源分布情况和紧急程度,自动生成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方案。这一智能整合与优化配置的过程不仅限于物资和装备的调配,还应涵盖人员、技术和信息的协同。例如,在作战区域附近存在可用的民用维修设施时,系统可以自动调度无人运输设备将待修的军事装备运送至这些设施进行维修,以减轻军队自身的维修压力。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与周边地区的民用通信网络进行对接,实时获取最新的作战情报和资源信息,为作战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前瞻智能无人参与的后装保障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即对智能化无人后装保障体系进行完善优化、促进智能化无人装备的自主研发并强化其应用、建设培养智能化无人后装保障人才队伍。实施上述策略后装保障的效用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士兵作战状态及军队作战能力也将达到最佳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旭,宋智琳,张书科.智能化战争后装保障问题探析[J].军事文摘,2023(15):58-60.

[2]马艳丽,许双伟,张雪胭,邓晨.无人智能化后装保障模式与方式创新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20):132-134.DOI:10.15913/j.cnki.kjycx.2022.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