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对策研究

作者

王露

辽宁大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道路与桥梁建设成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然而,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探讨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道路与桥梁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对策

引言

道路与桥梁工程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水平不足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当,往往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甚至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述

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中,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石。以下简要概述两种关键的施工技术。第一,混凝土浇筑技术是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它涵盖了混凝土的制备(根据工程要求精选原材料并进行精确配比)、运输(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适宜的坍落度)、浇筑(精准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以保障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以及养护(科学调控温度和湿度,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多个环节。第二,过渡段施工技术同样至关重要,它主要涉及过渡段的填筑(精心挑选填筑材料,实施分层填筑和压实,确保过渡段的稳定性和密实度)、压实(采用合适的压实机械和方法,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以及排水(科学设置排水设施,有效防止水分对过渡段的不良影响)等关键步骤。这两种技术的有效实施,对于提升道路与桥梁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中,尽管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首要问题是地基处理。地基作为道路与桥梁的基石,其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勘察工作的不到位,常导致地基处理不当,特别是在软土地区,地基沉降、位移等问题频发,严重威胁着道路与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其次,材料质量也是一大隐忧。部分施工单位受利益驱使,可能选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这些材料在强度、耐久性等关键性能上大打折扣,直接导致工程质量下降。例如,劣质混凝土的使用可能导致桥梁出现裂缝、破损,严重缩短其使用寿命。再者,排水设施的不完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排水设施对于道路与桥梁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排水不畅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积水、渗漏等安全隐患,不仅影响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功能,还可能对结构造成长期侵蚀和破坏,进一步降低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提升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以提升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水平。

3.1提高排水技术的科学性

排水技术在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了提升排水技术的科学性,需要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到改造更新阶段全面发力。在设计阶段,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排水方案。特别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条件,如暴雨、洪水等,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并在设计中预留足够的排水能力,以确保道路与桥梁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运行。在施工阶段,则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排水设施的建设,确保排水沟、排水管等关键部位的尺寸、坡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排水畅通无阻。同时,加强对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也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清理堵塞物等措施,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已经建成的道路与桥梁,一旦发现其排水设施存在不足或老化问题,应及时进行改造和更新,通过增设排水设施、扩大排水管道容量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其排水能力,确保道路与桥梁的长期安全运行。

3.2提升过渡段施工质量

过渡段作为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和质量控制的难点,其施工质量的提升对于减少桥头跳车、路面沉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过渡段的施工质量,首先需要精心选择填筑材料,应优先考虑透水性好、强度高、压缩性小的材料,如级配碎石、砂砾石等,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填筑厚度和压实度标准,以确保过渡段的稳定性和密实度。其次,在压实过程中,应选用合适的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通过合理的压实工艺,进一步提高过渡段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此外,排水问题的解决也是提升过渡段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有效防止水分对过渡段的侵蚀和破坏。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还应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确保过渡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提升材料质量把控水平

材料质量是影响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的核心要素,因此提升材料质量把控水平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为确保材料质量,首先需在采购环节严格把关,选择信誉卓越、质量稳定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均需经过严格的检验和验收流程,确保其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不可或缺,该制度应涵盖材料的进场、存储、使用等各个环节,实现全程规范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强化对材料的质量控制,特别是针对易受潮、易变质的材料,需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以维持其性能稳定。此外,定期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抽检和复验也是必要之举,以便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任何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从源头上保障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3.4提升地基处理水平

地基处理作为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提升地基处理水平,首先需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深入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为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对于地质条件尤为复杂的地区,更需加大地质勘探和试验工作的力度,以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制定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和地质勘察结果,针对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地质条件,采取针对性的加固措施,如换填法、强夯法、桩基法等,以确保地基的稳固性。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则应严格按照既定的地基处理方案执行,对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实施更为严格的质量监控和检测,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从制度层面保障地基处理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从而有效减少地基沉降、位移等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与桥梁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方便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排水技术的科学性、提升过渡段施工质量、提升材料质量把控水平、提升地基处理水平等对策。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为我国的道路与桥梁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晓斌.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四川建材,2021,47(07):143-144.

[2] 张雷.浅析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公路,2020,No.563(07):102-103.

[3] 许鹏.路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建筑机械,2022,No.557(07):45-49+4.

[4] 郭献博.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及质量强化对策探讨[J].交通世界,2017,No.418,No.419,No.420(Z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