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红梅白蝶颂慧心

作者

梁少欢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2024年4月8日,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主演,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创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在广州友谊剧院精彩上演。该剧通过诗性的表达,形象地塑造了杨开慧这一角色。剧目以充满艺术的表达形式,展现出革命者的精神风貌。作为黄梅戏中的红色革命题材戏剧,能够立足于时代语境,通过意象的表达传递正能量,实属难得。本文通过探讨该剧在人物塑造、情节处理、结构安排和意象运用等方面的独特手法,试图解读《不朽的骄杨》的艺术贡献。

关键词:黄梅戏;诗性表达;革命精神;意象运用

中国戏曲种类多种,每种戏曲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黄梅戏作为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推广,黄梅戏被更多人关注[1]。《不朽的骄杨》在诗性表达中对人物的背景情感等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诗意的舞台,细腻的情感描述,展现出革命者牺牲时的淡定和从容,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一、人物塑造:面向牺牲的从容与淡定

在京剧、豫剧以及话剧等不同剧种中,已经对杨开慧这一角色已经进行不同形式的演绎。在黄梅戏《不朽的骄杨》中,如何创新演绎杨开慧这一角色是最关键之处。在人物塑造上需要聚焦杨开慧的光辉形象。剧中通过不同情境展现出她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淡定与从容,让观众能够感受这一角色的伟大。杨开慧不仅是伟人的妻子,也是一位母亲,更是坚定的革命者,即使面临生命威胁时,她依旧内心平静没有丝毫恐慌绝不妥协。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能够体现出她对于革命的热情,始终秉持坚定的信仰。作为女性革命者杨开慧有着独特的魅力,通过黄梅戏的方式将人物的魅力展现出来。

在得知自己要被处决的消息后,她没有反抗、没有逃避,而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因为她明白自己为革命献身的意义所在,在面对死亡时她始终可以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能够从容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杨开慧的淡定可以体现在她对亲人的情深厚谊之中,剧中有多次杨开慧回忆丈夫以及孩子在一起的场景,幸福时光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坚定她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决心。她明白自己个体的牺牲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得到解放获得幸福,在面对亲人和战友悲伤时她也会给予力量和勇气。《不朽的骄杨》是红色革命题材戏剧,如何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就很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演员们需要根据自己对角色的深入理解,通过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演唱,将杨开慧这一角色进行细致的刻画[2]。通过营造革命氛围,将观众带入其中,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体会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门难修的功课。此外,在剧中还有一些具体细节的场景布置,进一步体现杨开慧的人物形象。例如,剧中白色蝴蝶的意象,一方面是对舞台效果的美化,另一方面是对杨开慧纯洁无瑕革命精神的赞颂。剧中她咏唱着“润之啊,此生我只信你一人”,并且配合诗一样的舞姿,如同蝴蝶一般翩翩起舞。通过这样的表演方式,可以将这一角色进行更加深刻地刻画。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可以展现出杨开慧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使得杨开慧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二、情节处理:淡化与强化的艺术

戏剧中的情节处理非常重要。黄梅戏《不朽的骄杨》通过强化故事情节对整个戏剧进行梳理,使整个场景更加跌宕起伏。这部剧中由于杨开慧身处牢狱,所以在角色的剧情描述时淡化了情节的发展,而是通过诗性的处理为观众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内涵[3]。杨开慧在生命最后的四个时辰里情节处理得非常艺术,通过淡化剧情让更多人带入情感,能够增强其情感的发展。情节的淡化与强化,可以使观众的戏剧的表演中,能够更加专注于人物的情感表达,更能体现出杨开慧在生死面前的从容。通过强化情节与人物的价值观的联系,能够形成多样化的艺术表达,将观众的情感引入其中。在“芳华”“湘恋”的情景闪回中,不是单纯的剧情回忆,而是对杨开慧年轻时期的状态进行刻画,通过对比能够感受当前杨开慧的思想性格与以往的变化。让观众感受到她的成长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在剧情中有很多地方描述得比较简单,但充满了情感的力量。观众在观看时仿佛能够感受到杨开慧内心的痛苦与不舍,以及她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此外,《不朽的骄杨》通过象征手法对内容剧情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例如,白色蝴蝶意象杨开慧纯洁无瑕的革命精神。意象描写的手法,能够对剧情进行诗意的处理,让观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对人生的意义有更加深入地思考。

三、结构安排:时空转换的自由与流畅

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在结构安排上,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剧情的推进,时空的转化,巧妙的设计时空转换将观众带入不同的情境。《不朽的骄杨》表现出时空转化的优势,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演绎诠释整个剧情的发展方向。在剧目设定的有限的四个时辰内,剧情包含了杨开慧从被捕到牺牲的整个过程,其中穿插了杨开慧与家人、战友的回忆,可以体现出她的责任感,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这种时空的自由穿梭,使得剧情不再受限于现实的时间线,而是能够根据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剧情发展进行适当调整。

自由度的提升,可以使整个剧情更具层次感,让观众可以在剧情发展中深入理解人的情感[4]。在《不朽的骄杨》剧情的转换中,能随着观看人物的各种细节动作,可以理解杨开慧的选择,深刻共情她的命运。传统戏曲舞台,需要对舞台进行特定的设计暗示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在《不朽的骄杨》中,通过对剧情的巧妙设计和舞台演绎,能够形成自然的艺术氛围转化。例如,通过灯光的变化、音乐的起伏以及演员的表演节奏,可以加强观众与艺术的联系,使剧情更加沉浸,能够巧妙地融入隐喻的手法。例如,白色蝴蝶的意象贯穿全剧,是对人物的真实描写,也是对艺术的有效呈现方式。暗喻着杨开慧纯洁的精神,也是对革命精神的良好表达。在实际剧情表演中,白色的蝴蝶出现在关键的剧情节点中,以不同的状态进行演绎,观众可以感受到杨开慧在不同情境下独特的姿态和美感,为剧情增添了无限的诗意和想象空间。此外,洁白的蝴蝶还成为连接现实与理想、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剧情的演绎中,蝴蝶意象的出现,可以进行细腻的情感展现。通过演绎杨开慧的梦境,能够表现出与亲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使戏剧表达更有层次感。

四、意象运用:洁白的蝴蝶与不朽的革命精神

黄梅戏《不朽的骄杨》中,意象的运用可以成为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剧中“洁白的蝴蝶”作为核心意象,既为舞台的场景增加美感,还是革命烈士精神的象征。“白蝴蝶”是那么美丽、那么纯洁。它轻盈飘逸的身体可以在外界环境下自由地翱翔。 这种场景与杨开慧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从容与淡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剧情表演中,当杨开慧面临生命的威胁与死亡的逼近时,她的内心没有太大的波澜。白色的蝴蝶如同她的内心洁白无瑕,超越了现实的束缚飞向更高远的精神境界。这种意象的运用,与杨开慧的内心世界进行情感的对话,展现出她的坚毅和勇敢。杨开慧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她的无私与奉献精神,正如那洁白的蝴蝶一般,不沾染任何世俗的尘埃。蝴蝶的蜕变过程需要经历多种困难,正如杨开慧在革命道路上的艰辛。但是最终的破茧成蝶,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跨越时空的意象运用,丰富了观众的想象,以不同的演绎方式让观众可以深刻理解杨开的革命精神。沉浸式表演方式,可以让观众有一种时空的穿越感受,能够与杨开慧一同经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同见证革命精神的永恒与伟大。在戏剧意象的表达中可以进行良好的语言表述,结合舞台的艺术设计最终形成良好的艺术作品。

五、结语

总而言之,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展现出不同于广东本土的曲艺风格和戏曲文化,有另一种韵味的诗性表达。新时代艺术背景下,在戏曲艺术中应当注重艺术的创新表达,特别在处理红色革命题材的作品中,多灵活运用意象表现,让观众更乐于接受红色主题的熏陶,感受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唐跃.洁白的蝴蝶在飞翔——黄梅戏《不朽的骄杨》的诗性表达[J].中国戏剧,2022,(06):17-18.

[2]刘鹏艳.巾帼史诗与新女性表达——评新编黄梅戏《不朽的骄杨》[J].中国戏剧,2022,(06):19-20.

[3]罗松.寒梅傲雪蝶恋花 舞台为纸绘骄杨——黄梅戏《不朽的骄杨》观后[J].中国戏剧,2022,(06):21-22.

[4]邹荣学.舒袖且为忠魂舞——论黄梅戏现代戏《不朽的骄杨》诗化意象的新探索[J].戏剧之家,2022,(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