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巷”游古今

作者

梁华英 周敏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实验小学

小古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小古文教学往往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单一化以及学习动机难以激发等困境,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和提升要求。因此,本研究将大概念导向引入小古文情境学习实践中,探讨如何通过情境设计与构建、大概念引导与解读以及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等策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期为小古文情境学习的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大概念对小古文情境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以整体理解强化为导向的认知提升

大概念导向下的小古文情境学习在认知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大概念作为对一系列相关概念或事物的抽象概括,具有整合和概括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整体。在小古文情境学习中,学生往往需要对古文中繁复而又丰富的信息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引入大概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古文情境,将文本中的各种细节和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框架。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系统地理解古文情境的内涵和意义,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整体理解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复杂的古文内容。同时,大概念的引入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在传统的古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停留在对古文表面信息的记忆和理解阶段,缺乏对古文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和探索,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大概念与小古文情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挖掘古文情境中蕴含的思想和意义,从而提升对文本内涵的深入理解,这种思维过程不仅能够使之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以文化认同建立为导向的情感培养

在大概念导向下的小古文情境学习中,情感方面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大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投入的载体,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而古文作为历史、文化和情感的承载,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通过引入大概念,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古文情境的情感投入,让他们沉浸在古文的世界中。小古文中很多内容与古代的礼仪、风俗等文化元素紧密相连。大概念可以把这些分散的文化元素串联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古代文化情境。学生能够通过对大概念的思考和探索,与古人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古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意义,从而增强对古文情境的兴趣。大概念的引入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小古文情境的文化理解和认同,古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反映着古代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传统,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大概念与古文情境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视角去解读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建立起对文化的认同感,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三)以批判思维发展为导向的实践提升

在实践方面,大概念导向下的小古文情境学习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机遇,大概念的引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古文情境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隐喻,需要学生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解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大概念与古文情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对大概念的思考和探索,发现古文情境中的新颖观点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大概念导向下的小古文情境学习还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古文情境中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和内涵,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大概念与古文情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评价和解释古文情境中的信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性学习活动,将古文情境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实践技能,这种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古文情境中的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前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困境

(一)教学内容单一化

在当前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化问题已日益凸显,传统的小古文教学往往过分偏重于经典文本,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将古代的文字情境与当下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导致学习的兴趣降低。在当今信息快速更新、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经典文本教学虽然有其重要意义,但也需要与时俱进,要注重与学生生活、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古文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二)教学方法单一化

在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化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的小古文教学往往以机械化的诵读为主,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师更注重学生对古文的准确诵读,从而忽略了对古文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们被要求反复地诵读古文,却缺乏对其中深层次含义的认识。他们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声韵训练上,而无法真正领会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思想。这种机械式的诵读方式,不仅使学生对古文失去了兴趣,也限制了他们对古文的全面理解和体验。同时,由于学生们缺乏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教学效果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教学方式的单一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三)学习动机难以激发

学习动机难以激发是当前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小古文教学缺乏与学生生活和情境的结合,这导致学生往往难以从古文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发,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传统的古文教学往往注重古文的语言、文化和历史背景,但却忽视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对接,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古文情境的情感感知,无法将古文中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从而难以产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目的不明确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小古文教学往往过分注重对古文本身的解读,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清晰的认识,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古文,缺乏对学习任务的内在动机,他们可能将学习古文视为一种任务,而非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此难以全情投入其中。

三、大概念导向下的小古文情境学习实践策略

(一)加强教学情境设计与构建

情境的设计与构建在小古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选择适当的情境是情境设计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和经历,设计“小巷游古今”这一类情境,根据古文内容创设“寻诗仙李白成长之路”“访古代勤学少年”等情境,这样的情境选择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古文的内容,因为他们能够将古文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增强对古文的兴趣和认同感,通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可以拉近古文与学生的距离,使学习变得更加贴近实际,增加学习的情感投入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来优化教学效果,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将小古文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和体验古文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与古文相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理解古文表达的意思,从而深化学生的古文理解。此外,情境设计应该注重情感元素的渗透,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共鸣,帮助他们建立对古文的情感连接,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可以通过选取富有情感色彩的古文内容,设计一些能够触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古文产生联系,使学习更加深入、丰富,情感的投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古文的深层次理解和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

(二)强化古文大概念引导与解读

大概念引导与解读在小古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概念引导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讨、理解和把握大概念,帮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古文内容,建立起对古文情境的整体认知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相关资料、引导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大概念进行思考和探索,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与古文内容相关的主题或概念,如“仁义道德”、“孝道家风”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概念在古文情境中的体现和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古文内容,建立起对古文情境的整体认知和理解[5]。大概念解读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和解读大概念,引导学生对古文情境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帮助他们把握古文的内涵和意义,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深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古文内容、解读古文情境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古文情境的解读中,例如,教师可以解读古文中所体现的人物品质和行为准则,并与大概念进行对比和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古文情境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逐渐领悟古文的内涵和意义,拓展自己的认知视野和思维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大概念的引导与解读,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灵活的引导,引领学生走向深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

(三)注重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是促进小古文情境学习的关键环节之一,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理解和解读古文情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式,深入理解古文情境的内涵和意义,例如,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展开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体验式学习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感知,感受古文情境中的情感、意境和思想,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感认知水平,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参观活动,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古文中表达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将古文中描写的一些名胜古迹设计成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历史背景和古文的创作背景,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深入掌握文章背后的价值意义。此外,实践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将古文情境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项目实践或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将古文情境中的思想和价值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孝道、友谊等主题的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古文情境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概念导向下的小古文情境学习实践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实践策略,旨在解决传统小古文教学中存在的困境,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然而,当前小古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具体实践效果的验证不足、实践策略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探讨等,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大概念导向下的小古文情境学习的实践效果,并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实践策略,以推动小古文情境学习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汪霞,叶岳情.浅谈统编教材小古文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4(04):118-120.

[2]杨方春.借助任务群,探究小古文实践教学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4(01):59-60.

[3]任莉.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创新小古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4):61-63.

[4]赵卉.素养导向下的“大概念”教学——以部编版小古文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06):40-44.

[5]时守礼.明晰四组关系 确定教学内容——谈单元大概念引领下单篇文教学内容确定[J].语文教学通讯,2023(09):45-48.

[6] 王超虹. 突出文体特点,展现文化理解—— 小古文阅读试题一组[J]. 教育视界,2023(43):79-80.

注:本文系吴中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 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小巷”游古今——大概念导向下的小古文情境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145QG3097 相关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