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服务社区的模式探索与实践意义
张小虹 陈慧霞 指导老师:程垫丰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1743
摘要:本文探讨高校英语教学服务社区的多种模式,分析其在提升社区居民素养、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意义,旨在为推动英语教学与社区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让英语教学走出校园,服务社区,推动构建校社融合发展,助力双向成长。
关键词:英语教学;社区服务;教育模式;实践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重要性愈发显著。英语能力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也是提升社区乃至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关键因素。传统英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体系内,然而,随着社会对英语学习需求的不断增长,英语教学服务社区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将英语教学资源引入社区,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居民的学习需求,促进社区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1.英语教学服务社区的内涵
英语教学服务社区指以英语学习者为中心,通过网络平台或实体场所,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服务和支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不仅包括线上社区,如各种英语学习网站、在线教育平台的英语学习板块等,也涵盖线下社区,如学校英语角、社区英语学习小组等。这些通过校社合作组织各种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资源、促进交流互动等方式,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英语教学服务社区的模式
2.1社区英语课堂模式
(1)定期面授课程
社区与高校合作,邀请专业英语的高校学生定期到社区活动中心和幼儿园等地开展面授课程。课程内容根据学员年龄、英语基础进行分层设计,如针对青少年的英语基础语法、词汇学习课程,以及面向成年人的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课程等。例如,四川省成都市仁合社区与当地一所高校合作,每周三下午为社区内的幼儿园学生开设英语课程,由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授课,帮助幼儿园学生们初步学习英语知识,提升其英语素养和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
(2)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情景模拟为例,在教授英语单词动物类中,分动物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动物的叫声,设置不同的背景等,让英语学习者在模拟环境中练习英语口语表达和英语知识,增强实际运用能力。
3.英语文化活动模式
3.1英语文化节模式
举办英语文化节,通过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游戏设计、英语展览等形式,展示英语文化的魅力,激发社区居民和英语爱好者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四川省成都市仁合社区和金土地社区举办的庆祝新年英语教学活动,由高校学生策划与两个社区进行合作举办,社区居民和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各项英语教学活动,高校学生在发挥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掌握专业能力,拓展自己各方面能力,通过这种英语文化活动类型,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英语水平和表达能力,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4.英语教学服务社区的实践意义
4.1提升社区居民英语素养
(1)满足不同人群学习需求
对于青少年学生,社区英语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提高英语素养,拓展国际视野。对于在职成年人,通过学习商务英语、职场英语等内容,提升其在工作中的竞争力,为职业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对于退休老人,学习英语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例如,某高校英语专业的几位学生在仁合社区教授社区幼儿园小朋友们英语,让小朋友们初步认识英语,学习英语,培养英语兴趣,为以后个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2)促进终身学习理念传播
高校英语教学服务社区为居民提供了持续学习的平台和环境,让居民认识到学习是贯穿一生的过程。在社区的英语文化活动中,社区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参与学习英语知识,不仅可以拓展家长自己的知识,为孩子们做好学习的和榜样,而且可以带动小朋友和家长们的互动学习。这种理念的传播有助于提升社区整体的学习氛围,促进社区居民不断追求知识,提升自我。
4.2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1)丰富社区文化内涵
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英语教学和相关文化活动结合,将西方文化元素引入社区,如英语国家的节日习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知识。同时,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居民也会将本国文化用英语介绍给他人,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社区文化的内涵。例如,在成都市仁合社区举办的英语文化节中,既有英语歌曲的表演,也有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英语展示,让居民在感受多元文化的同时,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增强社区凝聚力
英语教学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参与,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共同学习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社区的凝聚力得到增强。例如,在英语文化和话剧表演活动中,居民们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这种人际关系网络的拓展进一步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4.3促进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
(1)整合多方资源
英语教学服务社区需要整合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学校提供专业的教师队伍和教学经验,培训机构提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企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或实习就业机会,志愿者则为教学活动提供辅助服务。例如,四川省成都市金土社区与当地一所高校合作,高校为社区英语教学安排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授课;社区内的大学生志愿者负责课后辅导和组织学习活动,形成了多方合作的良好局面。
(2)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建立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将各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线上英语学习平台整合了学校的优质教学视频、培训机构的特色课程等资源,供社区居民免费使用,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5.结论
英语教学服务社区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社区英语课堂、线上线下学习、英语文化活动等多种模式,能够提升社区居民英语素养,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促进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政府、社区、学校、企业和居民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高校英语教学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为构建学习型、和谐型社区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高校英语教学服务社区的模式和机制,不断拓展其深度和广度,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刘春宏.社区英语教育融于终身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开放大学学报,2023,(03):21-23.
[2]孙天雨.杨洁.张曼.社区居民对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以廊坊市广阳区新开路社区为例[J].知音励志,2016,(12):336-337.
[3]张志明.钟江颖.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J].才智,2023,(07):137-140.
作者简介:
张小虹,女,2002年6月生,四川宜宾人,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邮编:611743
陈慧霞,女,2003年2月生,四川内江人,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邮编:62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