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者

于建波

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 河北廊坊 065800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评价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核心素养与学业评价的内在联系,并提出构建多元化、过程性与综合性评价体系的策略。通过优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评价体系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其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尤为关键。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发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重新审视和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核心素养与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评价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方面。政治认同强调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拥护;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具备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法治意识则是对法律规则的尊重与遵守;公共参与则体现了学生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责任感与行动能力。这些素养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核心素养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二)学业评价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评价体系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评价目标单一化。传统的学业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这种以知识为导向的评价方式难以有效衡量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综合素质发展。其次,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过程性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边缘化,导致教师和学生更加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成长。此外,评价主体单一化也是当前评价体系的一大弊端。评价主要由教师主导,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较低,缺乏多元主体的互动与反馈机制。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当前的学业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亟待改革与优化。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原则是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评价体系的重要特征。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多维度的全面发展,因此评价体系应突破传统单一的知识考核模式,涵盖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表现等多方面内容。从评价主体来看,应引入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形成多视角的评价格局。教师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与指导,学生自评与互评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合作意识,家长参与则能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协同育人效果。从评价方式上,应综合运用纸笔测试、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多种手段,以适应不同素养领域的评估需求。例如,通过情景模拟、社会实践等方式考查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利用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成长轨迹,从而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二)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而非仅仅聚焦于学习结果。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内化。因此,学业评价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实践等环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观察与记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例如,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利用学习日志、学习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过程性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的依据,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

三、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评价指标,突出核心素养导向

评价指标是学业评价的基石,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有效性。在核心素养视野下,评价指标应从传统的知识记忆与理解转向对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全面衡量。首先,应明确核心素养的评价维度,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细化为可操作的指标。例如,政治认同可从学生对国家制度、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以及在日常行为中的表现进行量化;科学精神可通过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完成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表达进行评估;法治意识则可通过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在模拟法庭等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衡量。其次,评价指标应注重综合性与层次性,避免单一维度的评价。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反映学生在不同素养领域的表现,又能综合评估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例如,设计综合性评价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时综合运用多种素养,从而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

(二)丰富评价方式,注重多元主体参与

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引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并注重多元主体的参与。一方面,评价方式应从单一的纸笔测试转向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情景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表现性评价通过设置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展示核心素养,如通过模拟联合国、社区调研等活动考查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档案袋评价则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作品、反思记录等,全面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轨迹。情景评价则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素养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评价主体应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合作意识;家长参与则能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协同育人效果;社会评价则可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接受评价,增强评价的实践性和社会性。

结论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构建多元化、过程性与综合性的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传统的评价体系存在评价目标单一、评价方式注重结果、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难以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通过优化评价指标、丰富评价方式、强化过程评价等策略,可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文丽.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14):62-64.

[2]纵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23.

[3]陈华强.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学习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

本文系河北省廊坊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比赛”教学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