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作者

张苗苗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457000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力军,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能力对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培育思想积极、专业扎实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明确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现状、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能力的具体途径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引言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思政工作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面对多元文化思潮冲击和复杂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状况愈发复杂多变,对辅导员思政工作提出新挑战。

1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能力的必要性

(一)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思政教育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内容。如何将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特别是大学生生活相结合,如何增强思政理论的可接受性,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都是辅导员要考虑的问题。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工作强度也不断加大。辅导员既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又要完成上级行政部门的工作安排,还要负责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思政课程教学。如果不在自己的教学能力上下功夫,不提升工作能力,很容易陷入繁杂的工作中去,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仅仅凭借刚入职时的年轻、体力好、干劲足,是无法应对长期压力的。因此,提升包括思政教育在内的工作能力,有利于辅导员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实现个人能力的进步,有利于防止职业倦怠,有利于适时获得更好的平台实现个人价值。

(二)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高校是人才培养阵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是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之一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样是思政教育,有的教师能够引经据典,将枯燥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贴近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而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十八大以来,党高度关注大学生思政学科的教育质量,强调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认同并自觉拥护。

(三)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高校人才培养要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把握和高度重视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对信息鉴别能力不强,且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因此更容易受到落后、腐朽和反动思想的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作为思政课程的实施者,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真正将思政课程开展到位,让大学生能够从在思政课程中得到正确意识教育,更好地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高素质人才。

2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现状

高校辅导员大多是与在校大学生年龄相近、兴趣相投的年轻人,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引导。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思政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通常面向某一专业或一个年级的学生,细碎繁杂且工作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成为被忽视的重点。但是,对于学生尤其是新生而言,大学阶段正是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需要辅导员运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辅导。目前来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工作模式和工作态度显然都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重视度不够问题突出。

(二)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方式不合理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师资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校思政课专业教师来说是有效的补充力量。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进行的工作,与思政课专任教师的授课行为、授课内容等都趋于相近,存在一定的重复行为。这不仅违反了高校辅导员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还使得学生多次重复学习思政课内容,进而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

3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能力的具体途径

(一)丰富学习内容,提升自身思政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辅导员若是想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首先应当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使自己成为政治素养过硬的高校辅导员。

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班

高校要在学校层面组织面向辅导员的政治理论学习班,通过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来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素养。

开展系列主题教育

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题的系列教育,紧抓最新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增强高校辅导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理论认同。开展以“中国梦”“核心价值观”为专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辅导员学习领会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辅导员队伍凝聚力的同时丰富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内容。

紧跟时政热点

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变化形势,根据最新的发展情况,准确传达我国各项事业的新进展和新部署,紧随国家政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调整。

(二)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思政教育水平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要紧随国家思政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变化和学生培养目标的不同,有侧重地进行长期系统性的培训。

开展多层次的长期培训

应按照学校、学院的不同层次开展定期培训,并形成长效机制,使学习成为常态。一方面,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开设专题辅导讲座,重点解读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精神;另一方面,鼓励辅导员依托网络教育平台、学习强国等途径,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时政热点,强化理论武装,以提高政治敏锐性、判断力和领悟力。

开展特色培训

针对辅导员面对的不同学生群体具有不同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进行专项培训,如新生辅导员培训、毕业生辅导员培训等。还可以针对高校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重大事件进行重点培训,强化辅导员的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做到有备无患。

增强法治观念

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前提下,要通过培训增强辅导员的法治观念,增补法律知识,确保依法开展各项工作。

结语

高校辅导员有责任与义务提高思政教育的工作能力,这既是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培养思想正派、业务扎实的人才的必然要求,还是促进国家社会稳定和谐的应有之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新内容,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抖音短视频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路径的探索[J]. 陈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20)

[2] 网络短视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路径探究[J]. 高凤;李建永;刘建伟.互联网周刊,2024(04)

[3] 浅谈短视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J]. 周子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