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工程对区域水资源调配与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作者

曲在静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水务局 山东省烟台市 264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水资源调配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对区域水资源调配的影响以及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水利工程对区域水资源调配与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区域水资源调配;生态环境

引言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分布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如何在发展水利工程的同时,降低其对水资源调配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目前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 水利工程对区域水资源调配的影响

1.1 水利工程对河流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会使原本连贯的河流变成分段式河流,当遇到降水量较大的天气时,水库中的储水量会随之增多,当水库达到最高储水警戒线时,为确保水库的安全性,需要开闸放水,在放水过程中会使下游的河流水量突然增加,给下游的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而在降水量较少的季节,水库中的储水量也会随之减少,这时需要利用水库中的水资源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此过程中会使河流出现断流现象,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2 水利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地下水产生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会选在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当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会使区域地下水位上升,虽然对居民的用水以及农田灌溉较为有利,但是如果地下水位上升幅度较大,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盐碱化问题。一旦发生盐碱化问题,会使土地逐渐荒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如果区域地下水位上升,还会引发沼泽化问题,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1.3 水利工程对气候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使区域原本的陆地变成水体,在太阳辐射下,水体的温度上升较慢,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会与周边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气温要比周边区域的气温低,而且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空气湿度要比周边区域的空气湿度高。此外,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会使所在区域地下水的蒸发量不断增加,进而增加区域的降水量,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区域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2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水利工程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陆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给陆生植物的生长空间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建设过程所产生的工业废水,会对周边土壤造成一定污染,进而降低陆生植物的存活率。此外,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会使区域地下水位上升,土地逐渐沼泽化,给陆生植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陆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破坏,使其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水利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噪音,会给陆生动物带来一定的惊吓,使其逃离原本的栖息地,进而降低区域陆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2.2 水利工程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使河流的流动性变差,进而降低河流的自净能力,给水生生物的生存带来不利影响。此外,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会占据一定的水域面积,进而对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造成破坏,而且水库中的水流速度较慢,水体的透明度较高,有利于水中藻类的生长,一旦藻类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进而造成大量水生生物死亡。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河流进行截流,在此过程中会阻断洄游性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给其繁殖带来不利影响,长此以往,会降低区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3 减少水利工程对区域水资源调配与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3.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对区域水资源调配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具体如下。(1)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价制度。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相关部门应对工程建设区域的水资源情况以及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全面勘察,并对勘察数据进行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主要依据,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价制度,同时,还应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制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以便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预测,进而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制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应制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明确补偿标准,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所破坏的生态环境,应要求建设单位依据相关标准给予一定的补偿,并将补偿资金用到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中,进而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 强化节水意识,合理配置水资源

为了降低水利工程对区域水资源调配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强化节水意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具体如下。(1)相关部门应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节水意识,进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2)相关部门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制定节水制度,并将节水制度落到实处,进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3)相关部门应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配置过程中,应坚持兴利除害相结合的原则,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4)相关部门应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配置过程中,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区域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统一调配,进而充分发挥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3.3 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

为了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具体如下。(1)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以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制定科学的生态建设方案,以便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展生态建设,进而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种植适合的陆生植物,以便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效防治,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3)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相关部门应采取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以便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进而提升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区域水资源调配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改善措施,降低水利工程对区域水资源调配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龙芳琴,孟典雅.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2024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三).周至县水利管理站;,2024:2.DOI:10.26914/c.cnkihy.2024.043959.

[2]周吉杰.农村水利工程运行施工管理及对策[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2024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三).无棣县芦家河子乡村供水有限公司;,2024:2.DOI:10.26914/c.cnkihy.2024.044043.

[3]高旭岩.调水工程水资源利用综合社会评价指标评价分析[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4,7(11):70-73.